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10R1022-2)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蔡丹凤蔡志欣杨菁王泽生廖剑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茯苓
  • 3篇栽培
  • 3篇松蔸
  • 2篇优良菌株
  • 2篇菌株
  • 2篇A5
  • 1篇新菌株
  • 1篇选育
  • 1篇诱变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指纹分析
  • 1篇质体
  • 1篇品种栽培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累积
  • 1篇紫外诱变
  • 1篇茯苓栽培
  • 1篇菌株筛选

机构

  • 6篇福建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蔡丹凤
  • 2篇陈美元
  • 2篇王泽生
  • 2篇杨菁
  • 2篇蔡志欣
  • 1篇廖剑华

传媒

  • 1篇福建轻纺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食药用菌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茯苓新菌株“川杰1号-A5”选育与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川杰1号-A5"是以茯苓野生菌株"闽苓"为亲本,应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茯苓新品种。"川杰1号-A5"抗逆性强,萌发性好,松蔸接种的成活率与茯苓"5.78"对照品种相比高出3~5个百分点,且丰产性好,单蔸产量在14.60~16.47kg/松蔸直径25±5cm,比"5.78"对照品种增产47.30%~57.69%;"川杰1号-A5"在松蔸1m直径范围内结苓的特性,集成了无需断根的松蔸种苓栽培技术,与传统栽培工艺相比节省工时4~6倍;其鲜苓肉质结实,质量与对照"5.78"相当,均适于进行茯苓中药材的加工经2009-2011年产季的中型生产试验,高产优质性状表现稳定。
蔡丹凤
关键词:茯苓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
松蔸栽培茯苓重金属累积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对松蔸栽培茯苓的原辅材料中铅、镉、砷、汞4种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和使用添加不同浓度重金属栽培材料的栽培试验,分析栽培材料中重金属含量对茯苓菌核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茯苓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原辅材料中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最高;茯苓中的铅、镉、砷、汞的含量与栽培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投入量相关程度密切;试验中茯苓块累积系数为As:0~0.034、Pb:0.0023~0.0176、Hg:0.0039~0.0462、Cd:0.0060~0.2000,茯苓皮的累积系数As:0.0180~0.0415、Pb:0.0462~0.0909、Hg:0.0062~0.3158、Cd:0.0070~0.2414;4种重金属试验投加量条件下,栽培的茯苓中镉、砷和汞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规定,而铅含量则部分超标,只有土壤中铅含量低于69.2994mg/kg时,茯苓皮中铅含量才能符合2010《中国药典》标准规定的重金属限量。
蔡丹凤
关键词:茯苓重金属累积
茯苓松蔸栽培优良菌株的筛选
茯苓Wolfiporia cocos(Schwein.)Ryvarden& Gilb.隶属于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茯苓属Wolfiporia.茯苓栽培方式多种多...
蔡丹凤陈美元蔡志欣郑朋武杨菁成宁王泽生
关键词:茯苓松蔸栽培菌株
茯苓“闽苓A5”品种栽培特性研究
茯苓[Wolfiporia extensa(Peck)Ginns]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
蔡丹凤陈丹红黄熙蔡志欣郑朋武王泽生
关键词:茯苓栽培
文献传递
茯苓松蔸栽培优良菌株的筛选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本研究目的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对收集来自国内的14个茯苓当家栽培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然后选择其中亲缘关系较远的8个茯苓菌株进行了结苓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松蔸标准化栽培的茯苓优良菌株。栽培结果表明,与其它菌株相比"川杰1号-A5"茯苓品种结苓早,产量高,平均单蔸产量可达16.47 kg(一蔸直径25cm^30 cm),且结苓范围均在1 m内,极大地降低了松蔸种苓的劳动强度,适宜茯苓的松蔸栽培,是一个茯苓松蔸标准化栽培的优良品种。
蔡丹凤
关键词:茯苓松蔸茯苓栽培菌株筛选
32个茯苓菌株的SRAP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保藏的32个茯苓菌株进行DNA指纹图谱的扩增,通过10对引物获得23条特异性条带,并用NTSYSpc-2.02j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供试的32个菌株在0.38相似值分为两类,其中菌株P6283单独聚为一类,其余的31个菌株聚为一类。这31个菌株在0.76的相似值又可以分为3个亚类群,其中有28个菌株可通过该组标记予以区分。供试的32个茯苓菌株,除P6283外,虽然源自不同地区,但遗传相似系数较高,表明所保藏的茯苓菌株整体遗传背景较窄。
蔡志欣蔡丹凤陈美元杨菁廖剑华王泽生
关键词:DNA指纹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