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6D16)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叶保华李照会辛肇军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三突花蛛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捕食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三突花蛛对亚洲玉米螟二龄幼虫的捕食作用及寻找效应。结果表明,三突花蛛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捕食效应可拟合HollingⅡ型,拟合方程为Na=1.1359N/(1+0.09534N),日最大捕食量为64.35头;三突花蛛的寻找效应利用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拟合,得出E=0.4063P-0.5891,利用Bed-dington模型拟合获得E=0.4026/[1+0.2382(P-1)],表明寻找效应随三突花蛛自身密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
- 辛肇军李照会叶保华
- 关键词:三突花蛛亚洲玉米螟捕食效应
- 不同生态型夏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分析了泰安市3种不同生态型夏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及相关特征指数、优势种群和优势度,并研究了不同生态型夏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中各类群的相对多度。结果表明,粮菜区和粮果区节肢动物丰富度、个体总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明显高于纯粮区,而生态优势度均明显低于纯粮区,纯粮区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种群数量少于粮菜区和粮果区。夏玉米田物种丰富度在不同时间序列上差异明显,自7月中旬开始物种丰富度呈急剧增大趋势,8月13日物种丰富度达最大值61种,此后物种丰富度逐渐波动减少,9月29日达最低点。
- 辛肇军李照会叶保华
- 关键词:不同生态型夏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