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06KJB550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淑军吕明生陆兆新徐金利房耀维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淮海工学院江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p.HJ21产高温α-葡萄糖苷酶条件和酶学性质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对1株分离自深海热液口的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p.HJ21)菌株进行了产α-葡萄糖苷酶条件的优化和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时间为6h时,较适合产胞内α-葡萄糖苷酶,发酵时间为21 h时较适合产胞外α-葡萄糖苷酶。其最适产酶温度为85℃,pH为6.5,NaCl浓度为2.5%。可溶性淀粉、酵母粉和蛋白胨促进产酶。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100℃,90℃半衰期(t_(1/2))为2h。最适酶作用pH值为7.0,在pH值5.0~8.0酶活力相对稳定。金属离子Cu^(2+)、Al^(3+)、Ni^(2+)对该酶有较明显抑制作用,Hg^(2+)几乎完全抑制该酶的活性,而EDTA、Fe^(3+)和K^+对该酶有激活作用。
- 杨磊吕明生王淑军房耀维刘姝李华钟
- 关键词: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Α-葡萄糖苷酶酶学性质
- 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p.HJ21产高温普鲁兰酶条件和酶学性质被引量:14
- 2009年
- 对一株分离自热液口的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sp.HJ21)菌株产普鲁兰酶的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菌株在18h产酶量达到最高。在发酵温度为88℃、培养基初始pH6.5,以及NaCl质量浓度为2.5g/dL时,产酶较高。麦芽糖、酵母粉和蛋白胨有利于普鲁兰酶的产生。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95℃,在80~100℃之间仍可保持较高的酶活性;该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100℃保温2h,仍有50%以上的残余酶活。该酶的最适作用pH为6.0,并且在PH5.0~7.0之间可以保持较高酶活性;在pH5.0~7.0之间较稳定,在pH6.5时稳定性最好。Ca2+和Na+对普鲁兰酶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而Al3+、Ni2+、Hg2+、Cu2+等则强烈抑制酶的活性。
- 徐金利吕明生王淑军李华钟孙玉英房耀维
- 关键词:普鲁兰酶酶学性质
- 耐高温酸性α-淀粉酶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利用已报道的α-淀粉酶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了高温球菌Thermococcus sp. HJ21的耐高温酸性α-淀粉酶基因的部分序列。通过对该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高温球菌Thermococcus sp. HJ21与热水高温球菌Thermococcus hydrothermalis和Thermococcus sp. OGL-20P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度达到95%以上;利用Swiss Model预测该基因产物的3级结构,显示其具有典型的(β/α)8桶状结构;通过分析密码子的使用情况得知,该α-淀粉酶存在着密码子的兼并性和使用的偏向性问题。
- 王淑军邓祥元李富超秦松陆兆新
- 关键词:Α-淀粉酶基因克隆
- 一株深海热液口超嗜热古菌的分类鉴定及高温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对一株分离自深海热液口古菌HJ21进行了分类鉴定及高温酶活性的研究。该菌株是极端嗜热的厌氧球菌,直径为1.0~1.2μm。菌株最适生长温度88℃;菌株生长pH为5.0—9.0,最适pH为6.5~7.0;菌株生长NaCI质量浓度为10~50g·L^-1,最适为20g·L^-1。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HJ21菌株为热球菌属(Thermococcus)。该菌株能产生高热稳定的高温α-淀粉酶、普鲁兰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酶,这些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分别为95、95、100和100℃,α-淀粉酶、普鲁兰酶和α-葡萄糖苷酶在90℃的半衰期分别为5、5和2h;蛋白酶在100℃保温2.5h后仍具有84%的酶活性。
- 王淑军陆兆新吕明生刘红飞徐金利杨磊
- 关键词:超嗜热古菌RRNAΑ-淀粉酶普鲁兰酶Α-葡萄糖苷酶
- 一株海洋耐冷菌的分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和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从连云港海域潮间带采集的样品中筛选出一株产广谱高活性抗菌物质的海洋耐冷菌G1,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40℃,最适生长温度为20℃;生长的PH范围为3.O~12.0,最适生长pH为9.0;生长的NaCl质量分数为1%~9%,最适生长NaCl质量分数为4%,无NaCl不生长。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其为交替假单胞菌。菌株G1抗菌活性研究表明,其发酵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鳗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显著的拮抗作用。结果揭示该菌在生防、食品及医药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吕明生王淑军刘姝别小妹陆兆新暴增海陈丽
- 关键词:交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