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2010gxjs016)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9H指数:8
- 相关作者:刘江伟许琴是文辉李佳佳李建瑛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军区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石河子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肺损伤与NO、iNOS mRNA的变化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肺损伤性变化与肺组织一氧化氮(NO)浓度、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6组:沙漠干热环境轻度、中度、重度中暑组及各组相应的常温(室温25℃,湿度35%)对照组,然后将6组大鼠分别进行麻醉、固定、置管、接多导生理信号记录仪,3个中暑组放置在人工实验舱模拟的沙漠干热环境中,3个对照组放置在常温环境中,干热环境组分别在轻度、中度、重度中暑3个阶段的3个时间点麻醉处死大鼠,并留取血液标本和肺组织,相应对照组取材和时间点同实验组,依据分组相应时间点,打开胸腔,留取肺灌洗液、肺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一步法检测肺组织NO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iNOS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沙漠干热环境各中暑组大鼠肺组织NO浓度和iNOS mRNA表达量与肺病理学评分和肺湿干重比的变化趋势一致,各个指标除了肺湿干重比(W/D)与中度中暑组和重度中暑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在其他各个中暑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指标中暑组与其对应的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沙漠干热环境各中暑组肺损伤病理学评分与NO浓度、iNOS mRNA表达量之间显著相关,NO浓度、iNOS mRNA(P<0.01)。结论沙漠干热环境下中暑可造成继发性急性肺损伤,随着中暑的发生发展而肺损伤逐渐加重,NO和iNOS可能在沙漠干热环境急性肺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提示抑制iNOS的药物可能在减轻急性肺损伤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郭峻峭刘江伟张波许琴李佳佳是文辉
- 关键词:中暑肺损伤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
- 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下不同程度中暑大鼠肾病理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不同程度中暑大鼠肾病理变化以及肾组织氧化应激9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2组(n=40):盐水对照组以及姜黄素预处理组。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n=10):干热0 min组(即常温组),干热50 min组(轻度中暑组),干热100 min组(中度中暑组),干热150 min组(重度中暑组)。盐水组大鼠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组大鼠给予剂量为200 mg/kg姜黄素灌胃;各组大鼠均连续灌胃7 d。0 min组置于常温环境中,其余组放置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内,设置干热环境温度:(41±0.5)℃,湿度(10±1)%,并在相应时间点麻醉大鼠,取血液以及肾组织。检测血液中肌酐及尿素氮含量;肾组织制成匀浆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过氧化氢酶(catalase)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活性的检测;将肾组织制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病理学检测发现,肾组织病理变化及评分随着干热环境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在同一时间点姜黄素预处理组大鼠肾病理损伤评分明显低于盐水组(P<0.05,P<0.01);血清肌酐、尿素以及肾组织中MDA含量在三个中暑阶段中,姜黄素组均明显低于盐水组(P<0.05);肾组织中抗氧化酶SOD、CAT的活性姜黄素组均明显高于盐水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提示,MDA与病理损伤评分密切相关(r=0.75,P<0.01)。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下不同程度中暑大鼠肾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部分通过抗氧化应激反应来实现。
- 李建瑛肇寅辉康燕张东辉许琴董翔李佳佳是文辉马娜沈才福刘江伟
- 关键词:氧化应激姜黄素肾损伤
- 热射病与多脏器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9年
-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以及从事高温环境作业人员的增加,热射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热射病最终导致细胞及多器官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其病死率高,是一种致命性疾病。预防及救治热射病患者一直是重要的课题,目前已知直接热损伤及应激条件下的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凋亡等多种途径参与热射病致病性。但热射病致脑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肝脏、肺脏、肠、肾脏损伤的特点及相关机制还未明确,还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证实,以期为热射病早期诊断治疗、多脏器损伤保护以及临床救治提供参考。
- 王明王红伟张嘉慧康燕刘江伟李骜
- 关键词:热射病多器官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和肝脏功能的变化特点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肝细胞超微结构及肝脏功能的变化,探讨沙漠干热环境肝损伤特点及规律。方法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和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又分别设对照组及休克后0h组、0.5h组、1h组、1.5h组、2h组、3h组7个亚组,每组10只,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在相应时间点取材,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同时测定各时间点血清ALT、AST水平。结果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干热环境组肝组织结构病变明显较常温环境组加重,且发生组织代偿性适应性改变时间点提前;干热环境组ALT和AST水平明显增加并呈动态变化,与肝脏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基本一致,电镜结果提示干热环境组细胞线粒体损害较常温组明显。结论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较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肝脏损伤出现的更早、更严重;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在肝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钱建辉刘江伟李瑞钱若筠张琼葛迪是文辉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
- 沙漠干热环境下中暑大鼠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建立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的中暑模型,并初步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中暑大鼠生命体征的变化。方法将16只麻醉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对照组:被持续置于常温环境中(25℃,35%湿度);中暑组:被持续置于模拟的沙漠干热环境下(41℃,10%湿度),直至死亡。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指标:核心体温(Tc)、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及大鼠形态等。结果成功建立了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中暑模型,且与对照组比较,中暑组生命体征指标及形态等出现了特征性改变,并将大鼠中暑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结论首次成功建立了沙漠干热环境下中暑的大鼠模型,根据生命体征进行了轻重程度分型,为探索沙漠干热环境下的中暑领域奠定了基础。
- 周仁鸥刘江伟张东钱若筠
- 关键词:中暑沙漠干热环境
- 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大鼠生存率影响的实验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6-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姜黄素低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中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高剂量预处理组、溶剂组。对照组,正常饲喂;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溶剂组分别等体积灌胃连续7 d。置于西北地区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设定沙漠干热环境气候模式(温度41℃,湿度10%,紫外线辐射度40W/m^2)。观察各组大鼠机体的生命体征并每半小时监测核心体温变化,记录死亡时间。结果五组大鼠从被置于沙漠干热环境开始,0-30 min,姜黄素三个剂量组的核心体温与对照组、溶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从60 min开始,60 min、90 min、120 min、150min、180 min、210 min、240 min7个时间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核心体温低于对照组、溶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0-240 min各时间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溶剂组五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22.95±28.23)min、(231.35±40.96)min、(255.00±30.39)min、(263.80±56.71)min、(223.00±27.23)min。中、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低浓度预处理组、对照组和溶剂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显著(P〈0.01)。结论姜黄素预处理能够提高沙漠干热环境大鼠的生存时间,提示姜黄素可能在提高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耐热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姜黄素可能在沙漠干热环境中暑的防治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佳佳刘江伟姚刚许琴许永华马娜董翔赵红艳是文辉李建瑛
- 关键词:姜黄素生存率
- 沙漠干热环境下中暑大鼠炎症因子与心肌损害及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中暑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变化与心肌细胞损害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六组:沙漠干热环境轻度中暑组及其常温对照组,中度中暑组及其常温对照组,重度中暑组及其常温对照组,然后将三个实验组大鼠分别置于模拟沙漠干热环境中(T:41℃,湿度:10%),三个对照组大鼠置于常温环境(T:25℃,湿度35%)中,在建立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模型后,干热环境组及其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开始70min(轻度中暑)、110min(中度中暑)、145min(重度中暑)三个时间点麻醉处死,并留取血液标本和心肌组织,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用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干热中暑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CK均明显高于相对应的常温对照组(P〈0.01);随着中暑程度加重,TNF—α、IL-1β、CK三者均明显增加,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热中暑各组大鼠心肌凋亡细胞指数变化趋势与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心肌酶(CK)变化趋势一致(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沙漠干热组TNF—α、IL-1β与CK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9、0.734,P〈0.01),TNF-α、IL-1β、CK三者均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7、0.666、0.769,P〈0.01),常温环境组无上述相关性(P〉0.05)。结论沙漠干热环境下TNF-α、IL-1和CK随着中暑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明显,在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发生过程中炎症因子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肌损害的进程。同时提示,干预炎症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是沙漠干热环境下中暑心肌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 刘江伟张惠黄泼泼张波张琼许琴杨帆许文娟
- 关键词:中暑炎症因子肌酸激酶心肌细胞
- 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建立一种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I组、干热环境II组3个实验组。麻醉后大鼠经打击及颈动脉放血,造成创伤失血性休克,使大鼠MAP(平均动脉压)达到(35±5)mm Hg水平,比较各组大鼠休克后3 h存活率,并对死亡大鼠及休克后3 h仍存活大鼠重要脏器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休克后3 h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I组(在休克模型建立成功后10 min内从沙漠干热环境转运到常温环境)、干热环境Ⅱ组(休克模型建立成功后仍放置在沙漠干热环境中)的存活率分别为90%、83.3%、0;干热环境I组与常温环境组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温环境组和干热环境I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干热环境II组(P<0.01);病理学检查可见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组I死亡大鼠和干热环境组II大鼠心、肺、肝组织水肿、变性、白细胞浸润、出血较广泛,细胞坏死较严重。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同时提示沙漠干热环境能明显降低创伤失血性大鼠的存活率,伤后应立即转运后送。
- 刘江伟钱建辉李瑞许文娟许永华杨向新杨帆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 姜黄素对多器官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8年
- 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姜科及天南星科植物的根茎中,是中国常用中药姜黄、郁金、莪术、石菖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植物界较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姜黄素为橙色结晶粉末,味稍苦,不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主要用于食品染色。随着对其生理、药理研究的深入,姜黄素被发现对脑、心脏、肝脏、肺脏、胃肠、肾脏等多器官损伤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抗肿瘤等作用。但其对多器官损伤保护作用的特点及机制尚不明确,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 胡良煜王红伟张嘉慧康燕林海刘江伟李骜
- 关键词:多器官损伤姜黄素
- 微创保胆治疗1008例胆囊息肉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采用微创保胆治疗的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探讨0~4℃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冲洗胆囊黏膜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新疆军区总医院行微创保胆治疗的1 008例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囊息肉的临床病理学类型,比较0~4℃冰盐水加不同浓度(0、16、24、30 mg/L)去甲肾上腺素冲洗胆囊黏膜的止血效果(以冲洗胆囊黏膜时间反映止血效果),同时分析手术时间与胆囊息肉复发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1 008例胆囊息肉患者成功行保胆手术1 000例,有8例为肿瘤性息肉立即行胆囊切除术。单发息肉128例,多发息肉880例。息肉直径5~10 mm者910例,10~15 mm者98例。1 008例胆囊息肉的术后病理分析结果为胆固醇息肉912(90.5%)例、炎性息肉74(7.3%)例、腺肌增生14(1.4%)例,肿瘤性息肉8(0.8%)例[腺瘤6例,腺癌(T0N0M0)2例]。随访1~8年(平均4年),胆囊息肉复发30(3.0%)例,均为多发、胆固醇息肉。有125、230、555及98例患者分别采用0、16、24、30 mg/L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加上0~4℃冰盐水冲洗胆囊黏膜的时间分别为(44±5)min、(33±6)min、(17±5)min及(17±4)min,除24 mg/L浓度组与30 mg/L浓度组间的冲洗胆囊黏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浓度组间的冲洗胆囊黏膜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70例胆囊息肉未复发者的手术时间与30例胆囊息肉复发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19)min比(62±21)min,P>0.05]。结论胆囊息肉的病理类型以胆固醇息肉为主,炎性息肉及肿瘤性息肉较少,以多发为主;用0~4℃冰盐水加不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对胆囊黏膜出血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以24 mg/L浓度冲洗胆囊黏膜止血效果较理想;未发现手术时间与胆囊息肉的复发有关。
- 王红伟刘江伟康燕林海张嘉慧李骜沈才福高伟郑文建李廷军杨帆
- 关键词:胆囊息肉去甲肾上腺素止血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