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22307)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6H指数:6
- 相关作者:郑思齐张英杰张晓楠吴璟孙伟增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 土地出让、城市建设与房地产价格--对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4
- 2014年
- 本文通过对土地出让、城市建设、房地产价格之间经济机制的分析,描述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城市"投融资模式,并利用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住房和土地市场的联立方程组,对其进行了验证。我们发现,土地出让金对于地方财政越重要,城市政府越有动力出让更多的土地,使得土地供给弹性上升。同时,土地出让金的充裕使得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财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环境和宜居性,从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两个途径间接推动房价和地价上升,在未来产生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形成土地出让、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价格的自我强化。实证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改善对于房价和地价的推动作用比土地供给弹性增加所可能带来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
- 郑思齐师展吴璟
- 关键词: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城市建设
- 轨道交通建设能否真正促进“绿色”出行?--基于北京市微观调查样本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本文利用北京市2009年的一项微观调查中的826户居民家庭微观样本,分析了轨道交通可达性对城市居民的私家车拥有和使用行为的影响效应。为了克服居住选址和交通方式选择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我们利用居住地外生的拆迁安置房家庭子样本来验证这一效应。我们的实证结果显示,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提高确实鼓励了居民的"绿色"出行: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居民私家车的拥有率。不过,对于已购车家庭的车辆使用情况(油耗量),我们并没有发现显著的影响。
- 张英杰郑思齐王锐
- 关键词:轨道交通私家车拆迁安置房
- 轨道交通溢价的跨市场比较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 2015年
- 轨道交通促进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的作用已经为学术界所认可,这与轨道交通带来的溢价效应密不可分。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例,利用GIS构建了"北京市轨道交通—房地产市场—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并实证测算了轨道交通在土地市场、住房买卖市场、住房租赁市场中的溢价效应。结果发现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地价、房价和租金都存在着显著的溢价效应,其中,轨道交通在租金中的溢价效应最大,其次是二手房价格,在地价中的溢价效应最小。本文对于轨道交通溢价的跨市场比较分析是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中较早的探索,轨道交通在不同市场的溢价差异有助于深入理解轨道交通的溢价机制,同时对于城市政府制定合理的土地出让策略回收公共投资成本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 孙伟增徐杨菲郑思齐
- 关键词:轨道交通溢价住房市场
- 电子商务对城市外向功能的促进效应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城市外向功能是指城市为外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城市存在的经济基础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引发了城市间贸易方式的变革,逐渐为城市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接受。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电子商务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点使得生产者(销售者)更容易接触到城市外更广阔的消费市场,进而更多地向城市外销售商品,这将显著提升城市的外向功能。本文利用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阿里巴巴线上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来验证这一推论。研究发现,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电子商务的销售更依赖于城市外的消费市场,这一效应在河北省的城市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这意味着电子商务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外向功能。尤其对于自身市场规模较小的城市而言,可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城市外的消费市场,避免受限于本地市场规模,从而创造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 郑思齐罗茜张晓楠于都
- 关键词:电子商务
- 如何应对“职住分离”:“疏”还是“堵”?被引量:30
- 2014年
- "职住平衡"是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中应对交通拥堵和长距离通勤的一项重要规划手段,但在现实中却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职住分离"的趋势反而愈加明显。从就业机会、通勤成本、住房机会和城市公共服务可达性四个方面可以解释城市职住关系的形成机制,通过北京市2010年家庭大样本出行调查的微观样本对这些机制进行实证验证,分析表明:面对"职住分离",不应将规划凌驾于市场之上,通过主观"设计"居住与产业用地空间配比("堵")的方法来追求理想的"职住平衡"目标,而是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在交通、住房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为居民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疏"),形成合理的职住关系。
- 郑思齐徐杨菲谷一桢
- 城市居住用地空间配置决策支持模型研究--基于不同类型家庭居住选址偏好差异的量化分析与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以家庭的选址行为偏好规律分析为核心出发点,首先在北京市域1911个微观区块尺度上,以北京市2010年交通出行调查中的居民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方法量化了不同类型居民的选址偏好差异;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项应用拓展,其一是城市整体居住用地的供需比较分析,度量了家庭偏好和真实用地供给情况的空间差异;其二是针对不同产权类型的保障性住房,通过比较自有住房家庭和租赁住房家庭的选址偏好差异,给出适宜供给公共租赁住房和自住型商品房的具体区位参考结果。研究发现,自有住房家庭更加注重生活品质,而租房家庭对公共交通便利性和就业可达性的偏好显著性更强。
- 张英杰郑思齐张索迪
- 关键词:偏好分析城市管理
-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经济的外部影响被引量:13
- 2014年
- 高速铁路能够"拉近"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对站点城市和沿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外部影响。针对京津城际铁路的分析发现,运营前后城市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实地问卷调研表明,该线路的乘客在高速铁路运营将助推城市发展和住房价值提升等方面具有正面预期。在此基础上,借鉴城市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基于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特征价格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高速铁路运营能够增强城市"市场潜力"并显著提升城市价值,这种效果在二、三线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为高速铁路投资效益的评价提供分析框架和定量支持,同时也从如何实现更高社会效益的角度,对高速铁路项目的选址决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 孙聪郑思齐张英杰
- 关键词:高速铁路城市经济新经济地理学
- 兼顾社会效益与土地机会成本的保障房选址评价方法——基于高低收入群体居住选址偏好差异的量化分析被引量:23
- 2016年
- 保障性住房能够改善受保障对象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但城市政府供给保障房用地也意味着损失较多的土地出让收入(较高的机会成本)。保障房的合理选址有赖于对上述社会效益和土地机会成本的理性权衡,这需要基于城市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居民的居住选址偏好,寻找那些相对于中高收入居民而言,低收入居民更为偏好的区位,这样的区位意味着较高的社会效益和较低的机会成本。本文在北京市1911个微观区块尺度上,以2010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调查的大样本微观数据为基础,应用显示性偏好法(Hedonic模型)分析了两类群体的选址偏好差异,量化了他们对各个区块的综合支付意愿水平并进行比较,建立并计算了北京市内不同区位的保障房选址适宜性指数。本研究能够为保障房选址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兼顾保障房社会效益和土地出让收入的财政约束。
- 郑思齐张英杰张索迪龙瀛杜立群
- 关键词:HEDONIC模型支付意愿
- 城市空间失配与交通拥堵——对北京市“职住失衡”和公共服务过度集中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5
- 2016年
- 城市中各种要素在空间配置中如果出现"空间失配"问题,就会引发大量的交通需求,在交通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必然形成交通拥堵。目前,在中国大城市中,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失配(职住失衡),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失配(公共服务过度集中)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两大原因。以北京为案例城市,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两种空间失配导致交通拥堵的关键机制;然后利用北京市人口和经济普查、空间地理信息、实时路况等数据,测度北京市各个街道交通拥堵、职住失衡和公共服务过度集中的情况,并采用计量模型定量测度职住失衡与公共服务过度集中对各个区位交通拥堵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模拟测算对两种空间失配的优化会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并减少相应的社会成本。本文的分析方法及定量结果能够为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 郑思齐张晓楠徐杨菲许俊彦
- 关键词:交通拥堵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