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36B06-5)
-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兴国金青哲朱晋萱刘国艳张晖更多>>
-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扬州大学中储粮镇江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储藏条件对茶叶籽毛油品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对茶叶籽毛油进行了6个月的储藏实验,模拟工厂实际情况,探究光照、温度和密闭性对茶叶籽毛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榨茶叶籽毛油储藏稳定性较冷榨茶叶籽毛油好,储藏条件对茶叶籽毛油品质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光照、温度和密闭性;储藏6个月后,茶叶籽毛油酸值、过氧化值增幅均超过100%,氧化稳定指数降幅超过60%,生育酚含量降幅为20%-50%,角鲨烯含量降幅为50%-83%,茶多酚含量降幅为25%-70%;相关性分析发现,热榨茶叶籽毛油的氧化稳定性与生育酚、茶多酚含量相关性较高,冷榨茶叶籽毛油的氧化稳定性则与角鲨烯含量相关性较高。因此,茶叶籽毛油必须避光储藏,同时维持温度稳定,低温尤佳。
- 常明朱晋萱刘睿杰朱跃进张士康金青哲王兴国
- 关键词:储藏稳定性
- 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9
- 2013年
- 茶叶籽油是我国新批准的新型可食用植物油,目前人们对其了解和研究还比较有限。为丰富茶叶籽及茶叶籽油的研究数据,选用了我国9个地区的茶叶籽及其所制得的茶叶籽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茶叶籽的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范围在22.6%~33.1%之间,淀粉含量也与地域有关;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两个评价植物油品质最为重要的指标差异较大,而相对密度、碘值和皂化值差异不大;茶叶籽油中共检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酸6种脂肪酸,且不同地区含量存在差异,湖北和湖南的茶叶籽油中不含花生酸,福建的不含硬脂酸,茶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各地区之间差异不大,福建的含量最高,为84.47%,但各地区间茶叶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四川的最高,为29.92%。
- 刘国艳王兴国金青哲张晖毛文东朱晋萱
- 关键词:茶叶籽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
- 一种新资源油脂——茶叶籽油的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20
- 2013年
- 茶叶籽油是以山茶科植物茶树成熟种子——茶叶籽为原料制备的食用植物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独特的生理功能,是一种新开发的可食用植物油。茶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高于油茶籽油及橄榄油,且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在高级食用油、化妆品、医药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总结分析了目前我国茶叶籽油的提取工艺、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活性成分及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茶叶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以期促进我国茶叶籽油产业的发展。
- 刘国艳王兴国金青哲张晖朱晋萱
- 关键词:茶叶籽油理化特性组成成分保健功能
-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4年
-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其在预防和治疗癌症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细胞的侵袭力,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因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综述,以期为临床上癌症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 王莉梅刘睿杰金青哲张榴萍李碧霞王兴国
-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癌症
- 不同地区茶叶籽油活性成分的比较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对浙江、云南、四川、江苏、湖南、湖北、福建、河南、贵州9个地区的茶叶籽油活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茶叶籽油中总酚含量以四川、贵州和云南最为突出,在900 mg/kg以上,其他地区差异不显著(400~660 mg/kg);VE含量以四川茶叶籽油最高,可达68.55 mg/100 g,而江苏茶叶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α-VE含量(31.94 mg/100 g)最多;角鲨烯、三萜类物质羽扇豆醇与4种甾醇类物质(菜油甾醇、豆甾醇、羊毛甾醇和谷甾醇)在所有地区茶叶籽油中均被检出;除湖南、湖北、福建外,其他几个地区茶叶籽油中都含有β-香树脂醇;此外,在所有地区的茶叶籽油中都检出1种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四川和贵州的茶叶籽油中总甾醇含量最多,分别为5 710.4 mg/kg和5 539.3 mg/kg。综合分析,四川、贵州的茶叶籽油中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品质最好。
- 刘国艳王兴国金青哲张晖毛文东朱晋萱
- 关键词:茶叶籽油活性成分多酚甾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