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046905)

作品数:50 被引量:455H指数:13
相关作者:李元海杨圣奇王连国丁文其喻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建筑科学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矿业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围岩
  • 10篇隧道
  • 8篇巷道
  • 6篇支护
  • 5篇岩体
  • 5篇模型试验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注浆
  • 4篇可视化
  • 4篇值模拟
  • 3篇断层
  • 3篇深埋
  • 3篇围岩变形
  • 3篇相似材料
  • 3篇锚杆
  • 2篇单裂隙
  • 2篇地铁
  • 2篇盾构
  • 2篇沿空掘巷
  • 2篇圆形巷道

机构

  • 29篇中国矿业大学
  • 12篇同济大学
  • 5篇浙江工业大学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上海隧道工程...
  • 2篇河南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江苏建筑职业...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铁隧道集团...
  • 1篇深圳市交通公...
  • 1篇贵州理工学院
  • 1篇甘肃省交通规...
  • 1篇中交(广州)...
  • 1篇中铁建设投资...

作者

  • 10篇李元海
  • 8篇丁文其
  • 8篇王连国
  • 8篇杨圣奇
  • 5篇喻军
  • 5篇林志斌
  • 4篇金威
  • 4篇张子新
  • 4篇陆银龙
  • 3篇张继华
  • 3篇孙海洋
  • 2篇李兆霖
  • 2篇黄昕
  • 2篇徐前卫
  • 2篇程建龙
  • 2篇杨帆
  • 2篇黄彦华
  • 2篇温森
  • 2篇杨大方
  • 2篇郑康成

传媒

  • 9篇煤矿安全
  • 7篇现代隧道技术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岩土力学
  • 3篇Acta M...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Intern...
  • 2篇Journa...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16篇2015
  • 11篇201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结构面特性的层状岩体各向异性模型被引量:3
2014年
层状岩体中存在着定向结构面,导致其力学特性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将层状岩体视为由基岩和定向结构面构成的一种宏观复合材料,以Drucker-Prager准则为基础,通过分别考虑结构面和基岩的力学性质,建立了层状岩体各向异性力学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常规层状岩体力学模型不能反映地层结构面特性及不能独立考虑基岩累进破坏特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型的求解方法,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与经典理论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将该模型应用于层状岩体地下工程的计算分析,所得结果可以较好反映层状岩体各向异性特性,且与工程实践基本相符。
王永刚丁文其贾善坡邹臣颂
关键词:隧道工程层状岩体数值模拟本构模型各向异性
某深埋分岔隧道空间荷载结构计算方法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对分岔隧道毛洞数值模型作进一步优化,考虑施工措施和过程,建立精细化模型,对分岔隧道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并与毛洞开挖结果对比,总结得到分岔隧道荷载空间分布规律,根据岩体松动范围、衬砌内力和衬砌表面接触压力在隧道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引入净距影响系数,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连拱隧道荷载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分岔隧道荷载计算新方法——空间荷载结构法,并应用于三维壳单元隧道荷载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净距的增大,塌落荷载值逐渐减小并因此产生隧道纵向上的弯矩;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衬砌受力更符合分岔隧道实际受力情况。
丁文其郑康成金威
关键词:隧道工程
基于透明岩体的深部隧道围岩变形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鉴于当前实验条件,无法直接观测岩体内部的变形演变过程,难以满足对岩体内部全域的变形时间效应与空间特征分析的要求,以透明岩体实验新技术为出发点,对模型隧道周边围岩的内部变形过程进行全程二维数字照相量测,得到深部隧道围岩内部变形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隧道顶部、帮部及底部的岩体径向位移都大致与隧道埋深呈指数衰减关系;隧道拱顶、拱底、左腰和右腰处岩体的径向位移都与顶部荷载呈指数递增关系;随着顶部荷载的增加,隧道顶板岩体最终将沿着两侧拱腰斜方向一定范围内两条弧线而向隧道内发生整体性剪切滑动,导致隧道失稳破坏。研究结果揭示了深部隧道围岩变形破裂时空演化机理,为深部隧道事故防治提供了依据。
喻军林志斌李元海
关键词:围岩变形
一种新的岩石非线性流变损伤模型研究被引量:36
2014年
传统岩石流变模型由线性元件组合而成,不能很好地描述流变过程中的加速流变阶段,通过分析岩石流变过程中微裂纹的压闭和扩展过程,将损伤力学引入岩石流变模型中,采用Kachanov提出的损伤律,将岩石流变过程分为阶段一(衰减、稳态蠕变阶段)和阶段二(加速蠕变阶段)两个部分,推导了岩石在两阶段中损伤演化方程,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应力水平的大小对损伤演化过程有较大影响。结合有效应力观点建立了岩石非线性损伤流变模型,该模型能较好的描述岩石的衰减、稳态和加速流变阶段,同时简要分析了模型的松弛特性。采用该岩石非线性损伤流变模型对泥岩在围压为5 MPa与轴向偏应力水平为43 MPa的蠕变试验结果进行了模拟,验证了损伤流变模型的合理性,保持其他参数不变,更改应力水平的大小,得到不同应力水平下的非线性损伤蠕变模型曲线,与试验结果较为相符,而采用西原流变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模拟,在加速流变阶段两者差别较大。
杨圣奇徐鹏
关键词:岩石力学本构模型
单裂隙分布形态对巷道围岩变形破裂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现有研究无法有效评价裂隙分布特征对围岩变形破裂影响程度的问题,以一个软岩巷道工程为背景,考虑裂隙的5种形态分布特征:距巷道的中心距离、方位角、倾角、长度和宽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PFC^(3D)正交数值模拟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当裂隙穿过巷道时,斜向裂隙更容易导致巷道周边岩体发生大变形或局部垮塌,其危险程度要大于水平裂隙,更大于竖向裂隙;当裂隙未穿过巷道时,如裂隙附近岩体处于相对容易破裂的位置,则巷道岩体就会在裂隙距巷道表面最近的位置产生一条新的连通至巷道表面的破裂通道;裂隙方位角和裂隙宽度是影响巷道表面围岩收敛变形的最主要因素,而裂隙方位角和裂隙长度则对巷道横断面围岩的破裂扩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林志斌杨大方李元海
关键词:裂隙正交设计
Construction of an ultra-deep diaphragm wall:a case study
2018年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n an ultra-deep diaphragm wall with a depth of 110 m constructed in Ningbo City. The in-situ application shows that using Bauer BC40 cutter machine in conjunction with cutter wheels specified for different strata would be qualified for constructing the 110 m diaphragm wall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given that the quality of slurry and poured concrete can be guaranteed. The ground settlement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using the overlapping construction method. Sliding failure as a whole characterized by pronounced lateral deformation is likely to occur in the upper muddy clay layer due to its high compressibility and sensitivity. In contrast, local collapse of trench walls tends to happen in the sandy silt strata. Furthermore, carefu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andy silt during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eriod as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sandy silt continues to develop even atter concrete pouring.
SUN JieZHANG Zi-xinHUANG XinJU Xin
关键词:SETTLEMENT
煤体高压气体爆破致裂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为了明确高压气体爆破对煤体渗透性影响的规律,从室内实际煤体高压气体爆破实验入手,研发了煤体高压气体爆破的实验装置,并进行相关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煤体硬度系数在0.5~1.5时,煤体渗透率增加的更加明显;爆破孔的深度在煤体约1/3处时,高压气体爆破煤体增透效果更好;随着起爆压力的增加,煤体的渗透率也随之增加,基本成线性变化;随着煤体围压增加,高压气体爆破后煤体的渗透率增加量相应的在减小,并近似呈线性变化;而孔隙压力的大小对高压气体爆破增透投效果影响不大。
曾范永
关键词:围压孔隙压力瓦斯抽采
Roadway layout for recycling residual coal pillar in room-and-pillar mining of thick coal seam被引量:2
2015年
In the context of a room-and-pillar mining gob in Shanxi province in China,this paper nume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deformation rules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s at various locations of residual coal pillars in room-and-pillar mining gobs using software FLAC3 D.It is found that the concentrated stress beneath coal pillars distributes in a shape of ellipse.A reasonable roadway layout is then proposed.In this design,it is indicated that roadways should be designed to avoid the supporting zones of pillars with increasing compression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roof falling and crushing in the upper gob.According to the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ining roadway locations as well as the supporting principles of timely support,rock reinforcing,piecewise management and suiting local conditions,a new asymmetric shield supporting plan is proposed.The field surveying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upporting pla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oadway rock deformation,thus guarantee the safe and smooth construction of roadways.
Jin GanWang LianguoZhang JihuaHu MinjunDuan Ning
特大断面隧道分步施工动态压力拱分析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特大断面隧道的建设越来越多,传统规范荷载计算方法未考虑特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计算结果偏大。在确定隧道压力拱判别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大型二维模型试验探究开挖过程中特大断面隧道压力拱的动态发展。从开挖洞周应力随开挖步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出,大断面隧道压力拱是随着开挖步分区域、分阶段形成的,并采用数值分析对试验中的规律进行验证总结。为得到支护对压力拱发展的限制作用,采用二维精细化数值模型,模拟施工工况,探究支护对限制压力拱扩展的作用,得到大断面隧道复杂施工过程下压力拱的动态变化、压力拱高度折减系数,用于指导设计计算。
郑康成丁文其金威罗云
关键词:特大断面隧道模型试验支护作用
基于PFC^(3D)的深埋圆形巷道变形破裂时效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深部岩体的变形破裂时效特征是事关巷道稳定性与控制的关键问题,文章以某深埋巷道工程为背景,采用离散颗粒元软件PFC^(3D)以及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巷道周边岩体的变形破裂时空演变规律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巷道围岩变形与巷道开挖时间呈"台阶式"增长关系,与其距巷道表面的距离则呈指数衰减关系;(2)随着巷道向前推进,巷道两帮岩体会在拱腰附近出现往深处以及顶底板方向逐渐扩展的剪切滑移裂纹,同时其裂纹数目、破裂分形维数值将呈指数衰减式增长变化;(3)巷道岩体剪应力传递是一个滞后和衰减的过程,巷道开挖将使巷道两帮浅部岩体剪应力迅速增大而发生屈服破裂现象。当发生屈服时,该处岩体剪应力将往深处传递,导致邻近岩体发生延性剪切破坏,进而产生明显的剪切滑移裂纹。
林志斌李元海高文艺杨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