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390265)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童德华资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刑法
  • 1篇刑法解释
  • 1篇刑法精神
  • 1篇因果关联
  • 1篇因果关系
  • 1篇诉求
  • 1篇罪责
  • 1篇向度
  • 1篇法解释
  • 1篇犯罪
  • 1篇犯罪构成
  • 1篇犯罪论
  • 1篇犯罪论体系
  • 1篇程式化

机构

  • 3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3篇童德华
  • 1篇资琳

传媒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中外法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刑法解释中的合理性诉求被引量:6
2009年
从真实性标准转向合理性标准是现代理论范式转型的体现。合理性诉求是刑法解释学中的根本性论题,它是基于对正义的向往,根据真实的事实和材料做出的符合刑法规范的目的的法律论证,并且它大体上可以为当前社会所接受。在合理性诉求的实践中,必须根据法官、起诉者、被告人之间的三角关系,建立一种对话式的论证模式,谋求事实共识,达成规范目的的合意。
童德华资琳
关键词:刑法解释
罪责构造的向度及程式化转向被引量:4
2009年
童德华
关键词:程式化犯罪构成向度罪责刑法精神犯罪论体系
刑法中的客观归属——关于因果关联的新视角被引量:13
2008年
刑法果关系论的主要任务不是确证结果由哪个行为引起的,而是探求作为归责的客观条件,决定哪些事实性原因具有刑法规制的意义,从而能够归责于造成该事实的行为。刑法中所谓的因果关系论,应当为客观归属论所替代。客观归属要依次判断行为的条件关系、是否制造了危险,这个危险是否在规范的保护目的中实现。它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危险增加论和规范的保护目的论。
童德华
关键词:因果关系刑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