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449) 作品数:12 被引量:42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李雯静 苗作华 胡丹 龙毅 林志勇 更多>> 相关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 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南京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矿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基于虚拟现实的露天矿应急救援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3 2023年 露天矿环境复杂,当事故发生时,复杂的道路情况将极大影响救援速度,从而错失最佳救援时机,而传统的路径规划方法大多基于简化的数据及模型,与实际环境数据结合程度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WebGL绘图协议搭建虚拟三维场景,构建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利用改进A*算法,综合考虑路径长度、道路坡度、地面障碍等因素进行露天矿应急救援路径规划并开展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虚拟现实技术解决了传统路径规划与实际场景数据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使模拟的路径结果更加真实有效,改进A*算法充分考虑了露天矿的三维地形地貌因素,使规划的线路更加平缓,有效提升了救援效率。 苗作华 汤阳 尹东 任磊 王梦婷 谢媛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露天矿 应急救援 路径规划 三维可视化 基于YOLOv3算法的危险区域工人识别 被引量:5 2022年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多变且事故发生率较高的作业环境,同一个工程场地存在着多个危险区域。对该区域传统的管理方式是派专职人员进行看守和管理,这种人工管理的方式易出错且不能够及时发现人员的进入情况。对于动态危险区域,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的同时还要兼顾周围环境情况,这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且不利于发现该区域存在的工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和提高监管的效率,计算机视觉的融入将会是很好的选择,该方法首先需要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去确定危险区域,然后在合适的位置布置摄像头,最后运用YOLOv3(You Only Look Once,是一种快速和准确的实时对象检测算法,发展到YOLOv3实现了算法上的突破,在精度和速度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越)目标识别算法实现智能监管。本文介绍了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目标识别实现途径,并针对危险区域的范围不同设计了两种训练集的制作方式,最后用实验去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工人的识别具有较高的正确率,故把该方法用于危险区域的工人识别将会大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弥补了单纯人工监管的缺陷,丰富了安全管理的手段。 任磊 苗作华 李自强 刘礼坤 汤阳 王梦婷 谢媛关键词:目标识别 安全管理 车辆轨迹信息的道路属性粗糙集定权模型 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利用道路自身属性来计算重要度,并进行道路选取时产生的路网不连通、道路悬挂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道路属性定权模型。结合轨迹大数据与道路自身属性,以路段为基本单位,选取道路长度、连通度、网络密度、车流量、平均车速、偏好系数6项属性作为道路重要性的衡量指标,采用基于牵引程度的离散化方法,实现指标数据的离散化,利用粗糙集确定属性权重。基于武汉市车辆的轨迹数据和道路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模型计算得到的重要性值更符合实际情况,以该重要性进行道路选取时,有效地解决了路网中一些道路由于自身属性较小,使得重要度计算较小,导致道路选取时被舍弃,产生的路网不连通、道路悬挂等问题。 李雯静 杨晨曦 林志勇关键词:粗糙集 基于地理场景的矿区监控选址模型 被引量:5 2020年 能够对矿山人、机、环境进行实时测控和数字化建设的智慧矿山平台,可以使整个矿山具有自我分析和决策的能力,实现矿山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无人化,达到高产、高效和安全的目的。构建地理视频系统是解决智慧矿山平台中安全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矿山安全中视频监控设备的选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场景的矿区监控选址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对比分析几种典型语义模型中的地理实体、地理场景、监控设备、选址原则,从中提取了一组面向监控选址的、可扩充的地理场景语义分类模型。然后将监控候选点群以及监控设备的视域范围作为参数输入基于监控选址的集合覆盖模型,并使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求解。最后以某矿区为例进行试验,证明该模型能够对研究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设备选址。试验结果表明:候选点分布均匀,且具有一定的规律,说明所提方法能够取代以往的人工筛选方法,提高选址效率和准确性,对于不断变化的监控需求和环境要素有较好的应对能力。 李雯静 胡丹 胡丹关键词:视域 顾及三维形态特征的河流曲线化简方法 被引量:2 2018年 鉴于常规曲线化简方法应用于河流曲线化简时难以顾及河流要素的三维特征及其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顾及三维形态特征的河流曲线化简方法。该方法利用河流曲线上散点的三维特征对散点进行选取进而实现河流曲线化简。在三维Douglas-Peucker(3D D-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三维散点排队法,根据散点的三维特征对河流曲线的离散点集进行排队,并通过初始排队、'3合1'队列合并及约束点位置调整3个过程建立散点队列,然后根据压缩比从队列尾部删除相应比例的点数获得散点综合结果,将综合后的散点按照河流曲线的原始次序重构出化简后的河流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河流的三维形态特征,又能保证河流曲线之间的拓扑结构一致性。 刘民士 龙毅 龙毅 何桂芳基于三维可视化的爆堆形态灰色敏感度分析 被引量:5 2022年 爆堆形态是评价爆破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影响其形态的主控因素可以更好地优化爆破质量。为了探究影响爆堆形态的主控因素,以乌龙泉露天矿爆破为背景,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爆堆形态进行三维建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确定出影响爆堆形态因素的主次关系。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分析的露天矿爆破的6个指标中,单位炸药消耗量、孔距和排距影响程度接近,灰色绝对关联系数分别为2.5765、2.5001、2.4601,钻孔深度影响程度最小为1.6657。通过结果分析得出,对爆堆形态进行优化时,应首先考虑炸药单耗量,随着炸药单耗量的增加,爆堆的松散系数也逐渐增大,当炸药单耗量为0.78 kg/m^(3)时,爆堆的松散系数最大为1.44;其次应该考虑孔网参数,孔网参数(孔距×排距)为7.5 m^(2)时,爆堆的松散系数达到最大为1.44,但孔网参数需根据矿区实际情况调整确定。依据爆破因素的敏感度调整爆破参数取值,可以优化爆堆形态从而提高爆破质量。基于三维可视化和灰色理论的露天矿爆堆形态分析能够为爆破后续工作以及爆破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苗作华 谢媛 任磊 王梦婷 汤阳关键词:三维建模 面向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实验室信息系统 被引量:8 2020年 结合本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实验室管理现状,从实用性、安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该系统面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室安全准入、实验室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实验室安全检查等功能,能够对实验室日程管理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实验室的各业务流程,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 李雯静 戴子藤 梅丹 梅丹 林志勇关键词:实验室 安全管理 信息系统 事故预防 过程管控 改进的极差最优分割法在专题数据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极差矩阵的排列比较方式,既简化了最优分割算法,又避免了极差分割中确定分级数的不确定性。相比于其他专题地图数据分级方法,该方法无论是对于有一定趋势的数据,还是按一定特征排列的数据,都可达到很好的分级结果。 杨双 李雯静 李楠 胡焱 尹少华关键词:专题地图 一种顾及属性要素的地质图接边方法 2017年 针对分幅制作的地质图在进行接边时常出现的地质界线不衔接、地质内容划分不统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属性要素的地质图接边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地质要素的空间邻近度和地质属性相似度,利用聚类分析的分类功能和粗糙集的权重计算功能对接边地质体进行分析计算,有助于解决地质图接边中存在的边界匹配问题。采用该方法对3幅1∶50 000地质图进行了图幅接边及匹配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地质图接边方法,所提方法考虑了接边地质体的拓扑关系、空间走向、地质属性等信息,应用范围更广,且图幅接边更准确、高效,为大比例尺地质图无缝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李雯静 石勇龙 胡丹关键词:粗糙集 聚类分析 一种改进的道路网信息层次度量方法 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现有道路网信息量层次度量方法大多侧重于度量道路网的几何特征和整体分布情况,而对其复杂网络特性方面的度量仍有局限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道路网信息量层次度量方法。首先,通过综合考虑道路的几何特征和中心性特征,对其元素层次信息量进行度量;然后,利用集聚系数对邻域层次进行度量;最后,通过考虑路网的空间分布特性,利用网眼密度对整体层次进行度量。从元素、邻域以及整体3个层次出发,较好地顾及了道路网的局部和整体特征,使道路网信息的分层次度量更加合理有效。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能快速准确地挖掘出重要度高的道路,还能够较好地顾及路网的连通性和完整性。 李雯静 刘怡 胡丹关键词:道路网 复杂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