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YBA251)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米舜张泽忠文红更多>>
- 相关机构:怀化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更多>>
- 日月神话的神灵形象与母题的通约性演变被引量:1
- 2012年
- 从史料、文献入手,对各民族日月神话、神灵形象的记述及母题的通约性演变进行梳理与分析,目的在于通过民族间的比较,借以窥视、回溯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演绎的解释世界、观察宇宙和探问宇宙自然观的方式。神话中扭曲的形象、诡奇的情节,是原始初民对人生、宇宙的关照和理解,包含着古俗文化的本源性和始基性因子。
- 米舜文红
- 侗族日月神话信仰习俗与生态景观被引量:3
- 2012年
- 从日月神话展开,对侗族远古记忆痕迹、原型象征、风俗习惯、信仰与神话遗存意义蕴含的关联及其对民族文化性格形成的影响作系统梳理。旨在说明:侗族日月神话信仰习俗所标举的"人本于天"自然观,与作为前理性和超验性神秘体验载体的神话遗存,其所蕴含的具有超前智慧性的生态生存理念,对于探寻解决当今生态存在危机之途,具有启示性意义。
- 米舜
- 日月神话的原始符码与生态景观
- 2012年
- 从日月神话展开,对远古记忆痕迹、原型象征、信仰与神话遗存意义蕴含的关联及其对民族文化性格形成的影响作文献材料方面的梳理。分析认为:日月神话所蕴含的诗性思维情结即女性思维方式,是远古滋生生态观念的关键所在和生态伦理法则的原始依托。作为前理性和超验性神秘体验载体的神话遗存,其所蕴含的具有超前智慧性的生态生存理念,对于探寻解决当今生态存在危机之途,具有启示性意义。
- 米舜张泽忠
- 侗歌艺术的标定性表演与程式化创作被引量:3
- 2012年
- 田野个案表明,作为口头表演的侗歌艺术,传承场域中表演者的标定性表演与程式化创作值得探讨。分析认为,侗歌艺术的标定性表演与程式化创作自有其特殊性本质。然而固有的经验认为,作为传统携带的表演者,其"标定性表演"仅是一种程式化的复制,创造性甚少。"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指出"这种经验已经欺骗了我们","剥夺了真正的口头诗人作为独创性的创作者的声誉";侗歌艺术的表演者在表演、展演过程中对"特殊的套语"、"求诸传统"等既定性与结构性语言的巧妙运用即证明了"帕里—洛德"诗学理论的针对性意义。譬如《创世款》中"特殊的套语"的运用,表演者借助套语的传统性和密传性,旨在引发受众的参与和"唤起一种合作的期待"以及增强表演技巧与魅力。这说明"对口头诗人来说,创作的那一刻就是表演"和"创造传统"。据此,结论认为,实践过程中惟有发掘、发见文化遗存基因的创造活力及其特殊性本质,"文化环保"意义上的尊重传统和创造性继承才成为可能。
- 张泽忠米舜
- 侗族神话遗存与“救日月”母题的适生智慧
- 2012年
- 通过对侗族神话"救日月"母题的分析,借以窥视、回溯侗族"救日月"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演绎的解释世界、观察宇宙和探问宇宙自然观的方式。侗族"救日月"神话中凝结着初民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和思考,其中包含着为世人所关注的生态伦理理念和构想,如对自然的尊崇、对生命个体的珍视以及对他者的肯定与尊重。
- 米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