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GJW011)
- 作品数:6 被引量:157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明国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国际制度理论研究新转向与国际法学的贡献被引量:10
- 2013年
- 国际关系学与国际法学是紧密关联的学科,国际制度研究是双方跨学科合作的平台。近年来,西方国际制度理论出现了新的研究转向,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国际制度的组织转向,即从国际制度研究转向国际组织研究;二是国际制度的治理转向,即从国际制度研究转向制度治理或全球治理研究。国际制度理论的新近转向为跨学科合作提供了新契机。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出发,利用国际法的理论、观点与方法有助于阐述制度理论转向所产生的影响,推动制度理论的完善,提升认知世界事务、应对全球性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证实了国际法学在制度理论转向过程中的作用。国际制度理论的新转向为我国国际关系研究者在跨学科合作研究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机遇。
- 王明国
- 关键词: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法学国际关系学
- 机制碎片化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4年
- 全球治理体系结构中存在着广泛的机制碎片化,构成了国际关系领域新的制度现象及结构特征。为此,需要对机制碎片化这一治理新情况给予重视,探讨治理机制碎片化的成因与后果,并就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当前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背景下,面对全球治理机制碎片化的新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者,必须对日益显现的机制碎片化及其复杂性状况加强研究、有所应对,发挥中国自身应有的作用,并创造性参与,提升全球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合法性。
- 王明国
- 关键词:全球治理
- 国际制度互动与制度有效性关系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国际制度互动研究是当前西方国际制度理论中新兴的研究领域。国际学术界在制度互动的概念、分类及进程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总体而言,西方学术界对国际制度互动的研究还处于概念建立及分析框架建构的初步阶段,在分析复杂的互动形势、国际制度互动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关联研究以及国际制度互动的影响因素这三个方面,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重要学术研究领域的关注尚显不足。个体制度有效性与制度互动影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广泛的制度互动后果较单一制度效果要复杂得多,制度互动对既有因果链以及既有研究方法构成了冲击与挑战。本文对国际制度互动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关联研究提出了初步的分析,不过,制度互动分析还应朝建立一个成熟的互动模型方向迈进。
- 王明国
- 关键词:全球治理
- 全球治理机制碎片化与机制融合的前景被引量:30
- 2013年
-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机制与国际组织扩散,导致全球治理机制出现碎片化的趋势,这一命题需要从理论高度予以关注。通过辨析治理机制碎片化的基本概念与形成条件,梳理其在全球治理与区域治理中的表现及其原因,我们可以探讨其产生的后果与解决的方案。就未来的发展而言,全球治理机制需要朝着整体性治理机制的方向迈进,其中机制融合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中间环节。
- 王明国
- 关键词:全球治理整体性治理
-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制度基础被引量:76
- 2015年
-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中长期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包含了国际制度的合理诉求,如能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为具体的国际制度与组织,不仅有助于减轻"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美国施加的制度羁绊,进而推进全球治理结构的完善。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尚未形成自己明确系统的地区制度观和全球制度观。为此,从国际制度的特征和行为逻辑出发,提出国际制度战略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并以现有"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推动现有制度改革和新制度建立。总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理念指导,系统构建新时期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王明国
- 关键词:一带一路全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