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xsh010)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钊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合川钓鱼城诗文及其文化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历代诗文歌咏宋末元初的合川钓鱼城保卫战,多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鱼城之战的胜利,既倚地利,更赖人谋。二是鱼城之战打破蒙古铁骑无敌手的神话,既有“守一城而捍天下”之功,更表现出汉民族的气节。三是从儒家所重的民族气节和现实实用两个方面来评价钓鱼城最后守将王立的降元。这些诗文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诗史互证,甚或以诗补史;既表现出重民族气节的传统儒家文化特征,又表现出勇猛刚毅、舍生取义的巴渝文化特点。
- 杨钊
- 关键词:民族气节
- 《左传》、《国语》中的乐理及文化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先秦史书《左传》、《国语》中记载了大量春秋时期士大夫关于音乐理论的论述,内容丰富,既与春秋典籍如《论语》相参,又对战国诸子的论述及中国音乐理论有所影响。其论述主要有三个方面:"乐从和":对"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夫政象乐":乐具有伦理教化的作用;"乐及遍舞":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
- 杨钊
- 关键词:《左传》乐理
- 脱略礼度 放浪形骸——明代戏剧中杨慎形象论被引量:1
- 2007年
-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因偕同列大臣与世宗皇帝争议“大礼”,被贬永昌,永不叙用,老死戒所。一生著述颇丰,《明史》杨慎本传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对明清以来的学术风尚和文艺发展皆有一定的影响。刘绘《与升庵杨太史书》载,在谪戍滇南期间,“独于脱略礼度,放浪形骸,陶情于艳曲,耽意于美色,乐疏旷而惮拘检”,对杨慎这种放纵任诞颇类疯狂的举动,时人及后人评论纷纭,且有曲家将其形象和故事敷衍成篇,舞台演义。
- 杨钊
- 关键词:形象论戏剧明代《明史》文艺发展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