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1043102)
-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 相关作者:潘仁瑞蔡敬民吴克杨本宏刘斌更多>>
- 相关机构:合肥学院合肥联合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非水溶剂中Rhizopus arrhizus脂肪酶催化合成三种酯的最佳条件(英文)被引量:14
- 2003年
- 以少根根霉 (Rhizopusarrhizus)脂肪酶为催化剂 ,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 ,合成了 3种短链脂肪酸酯 .研究了反应温度、溶剂、底物浓度、底物摩尔比、吸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3种酯的最佳合成条件 :(1)己酸乙酯 :反应温度为 4 0℃ ,环己烷为溶剂 ,0 2 5mol L底物浓度 ,酸醇摩尔比为 1∶1 2 ;(2 )乙酸异丙酯 :5 0℃ ,环己烷为溶剂 ,0 15mol L底物浓度 ,摩尔比为 1∶1;(3)乙酸异戊酯 :5 0℃ ,异辛烷为溶剂 ,0 2 0mol L底物浓度 ,摩尔比为 1∶1.三种酯合成时均需 0 12 5g ml的0 5nm分子筛为吸水剂 ,在 8h后 ,合成酯转化率达到 97%~ 99% .
- 杨本宏吴克刘斌郑敏蔡敬民潘仁瑞
- 关键词:脂肪酶己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异戊酯
- 非水相脂肪酶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被引量:2
- 2005年
- 由根霉PW 358经固态发酵生产脂肪酶,以此酶为催化剂,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丁酸异戊酯。该文研究了反应温度、溶剂、底物浓度、底物摩尔比、吸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丁酸异戊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正庚烷为反应介质,丁酸与异戊醇的摩尔比为1∶1.2,两底物浓度均为0.25 mol/L。在反应体系中,每毫升溶液需加入0.25 g的5分子筛,以吸收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促使平衡向酯化方向移动。在优化的条件下,反应5 h后,合成丁酸异戊酯的转化率达97%。
- 杨本宏吴克蔡敬民潘仁瑞
- 关键词:脂肪酶丁酸异戊酯非水介质酯化反应
- 根霉产脂肪酶液态发酵条件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对根霉脂肪酶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豆饼粉和麸皮各 5g对产酶有利 ;2 8℃、15 0r/min ,添加 0 .3g蔗糖和 0 .3g硝酸钠对产酶最有利。接种量为 2ml( 1× 10 7) ,2 8℃培养时 ,可得较高的酶活力。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 6.5 ,温度为 3 5℃。酶的半失活温度为 47.5℃ ,在pH值 6~ 8酶活力保持在 90
- 刘斌蔡敬民吴茜茜张洁吴克潘仁瑞
- 关键词:根霉脂肪酶液态发酵酶学性质
- 壳聚糖固定化德氏根霉脂肪酶的研究被引量:21
- 2003年
- 研究了壳聚糖吸附和戊二醛交联对脂肪酶固定化条件 ,在室温条件下将 0 .4 g酶粉溶于pH 6 .0缓冲液中 ,加入 10g壳聚糖 ,摇匀 ,再加入浓度为 0 .6 %戊二醛交联 6h ,得到固定化酶 ,酶活力回收率约为 5 4.2 %。固定化酶的半失活温度比游离酶的高 ,半失活温度由游离酶的 4 7℃提高到 10 0℃ ,最适反应温度由 4 0℃上升至 80℃ ,最适pH由 6下降到 5 .5 ,固定化酶K′m值由游离酶的Km 5 0mg/mL增加到 5 6mg/mL。该固定化脂肪酶用于酯的合成 ;在 80℃条件下经过 10批次连续水解植物油反应 ,固定化酶的活力仍保持在 82 .6 %以上。
- 吴茜茜吴克刘斌杨本宏赵丽君蔡敬民潘仁瑞
- 关键词:壳聚糖固定化戊二醛
- 非水介质中脂肪酶催化合成正戊酸异戊酯的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德氏根霉菌(Rhizopusdelemar) 经固态发酵生产脂肪酶,以此酶为催化剂,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正戊酸异戊酯。研究了反应温度、溶剂、底物浓度、底物摩尔比、吸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正戊酸异戊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 0℃,异辛烷为反应介质,底物浓度为0 15mol/L ,酸醇摩尔比为1∶1 4。在反应体系中需加入0 2 5 g/mL的5 分子筛,以吸收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在优化的条件下,反应6h后,酯合成转化率达98%。
- 杨本宏吴克蔡敬民吴茜茜潘仁瑞
- 关键词:非水介质异戊酯酶催化合成最佳合成条件5A分子筛
- XeCl准分子激光对少根根霉的生物学效应和脂肪酶活性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07年
- 利用XeCl准分子紫外激光照射少根根霉孢囊孢子,研究其生物学效应。在照射功率为2.0 kV,2.5kV和2.7 kV,脉冲次数为35-135的范围内,其致死曲线在85脉冲次数处形成高峰,在110脉冲次数处形成低谷,构成一个“峰形”曲线;与紫外灯UV致死曲线有较大的差别。通过琼脂平板分离、固态发酵,从中筛选到8株脂肪酶活力提高幅度10%以上的菌株,其中以突变株LB-5的酶活力最高,达66.4 IU/g干基,较出发菌株酶活提高了55.1%。讨论了激光照射功率、脉冲次数和致死率与根霉脂肪酶活力之间的关系。
- 郑敏吴克潘仁瑞姚尚华刘斌陈永荣蔡敬民
- 关键词:少根根霉激光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