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30205)
作品数:
5
被引量:16
H指数:3
相关作者:
范先群
朱煌
盛耀华
徐承慧
田琳璐
更多>>
相关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眼眶
2篇
植入
2篇
晶状体
1篇
眼病
1篇
眼眶静脉畸形
1篇
眼眶前脂肪细...
1篇
眼内
1篇
有晶状体眼
1篇
原位
1篇
脂肪
1篇
脂肪细胞
1篇
脂细胞
1篇
植入矫正
1篇
体内注射
1篇
内注射
1篇
平阳霉素
1篇
前房
1篇
前脂肪细胞
1篇
浅前房
1篇
切除
机构
2篇
上海交通大学...
2篇
上海交通大学...
1篇
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2篇
范先群
1篇
周秀莉
1篇
赵平千
1篇
张士胜
1篇
李音
1篇
冯婕妤
1篇
胡毅倩
1篇
林明
1篇
祝肇荣
1篇
赵东升
1篇
黄筱玲
1篇
李瑾
1篇
田琳璐
1篇
徐承慧
1篇
盛耀华
1篇
廉井财
1篇
廖华萍
1篇
贾仁兵
1篇
张志华
1篇
朱煌
传媒
2篇
中华眼科杂志
2篇
中国实用眼科...
1篇
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1篇
2012
3篇
2011
1篇
2009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眼眶前脂肪细胞在甲状腺相关眼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2年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研究表明眼眶脂肪组织异常增生是引起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l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就眼眶前脂肪细胞的来源、脂肪生成的调节、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赵平千
范先群
三种有晶状体眼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3种有晶状体眼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选取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就诊高度近视患者110例(208只眼),平均年龄31岁,其中59例(113只眼)行房角支撑型IOL植入术,29例(53只眼)行虹膜夹持型IOL植入术,21例(41只眼)行后房型IOL植入术,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54个月(3~72个月)、15.7个月(3—24个月)和7.2个月(3—15个月)。定义安全性指数为术后平均BSCVA与术前平均BSCVA的比值,定义有效性指数为术后平均UCVA与术前平均BSCVA的比值。对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3个月和1年时有效性指数均大于1。只有植入房角支撑型IOL的患者随访至术后5年,有效性指数下降为0.85,但仍有16%的患眼裸眼视力≥1.0,85%的患眼1〉0.5。所有患者术后的随访过程中,安全性指数始终大于1。植入房角支撑型IOL的患者随访术后5年时,46%的患眼实际屈光度数与预期矫正度数在±0.50D以内,68%的患眼实际屈光度数与预期矫正度数在±1.00D以内。植入虹膜夹持型IOL的患者随访至术后1年时,78%的患眼实际屈光度数与预期矫正度数在±0.50D以内,100%的患眼的实际屈光度数与预期矫正度数在±1.00D以内。植入后房型IOL的患者随访至术后3个月时,95%的实际屈光度数与预期矫正度数在±0.50D以内,100%的实际屈光度数与预期矫正度数在±1.00D以内。房角支撑型IOL植入术后5年时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减少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9.769,P=0.000),而植入虹膜夹持型IOL的患者在术后1年和植入后房型IOL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1.180,0.583;P=0.249,0.566)。术后1个月内分别有16只眼出现高眼压,局部应用降眼压眼液后恢复正常。植入房角支�
张志华
廉井财
廖华萍
张士胜
关键词:
近视
后曲率实测法计算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角膜屈光力的准确性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后曲率实测法计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屈光力的准确性。方法多种测量角膜屈光力方法的比较性研究。回顾性分析按后曲率实测法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的LASIK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眼8例(11只眼,10只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只为人工晶状体置换术),计算术后稳定屈光状态与目标屈光度的差异,并据此推导实际角膜屈光力。分析其他角膜曲率法(自动曲率计、角膜地形图、球镜当量法、前曲率法、Pentacam提供的EKR曲率)计算人工品状体度数可能造成的屈光偏差。对LASIK术后6个月随访眼23例行详细屈光检查,根据术前角膜屈光力及手术前后眼屈光度改变推导术后理论角膜屈光力。分析后曲率实测法计算所得角膜屈光力与理论角膜屈光力的差异,并与其他角膜曲率法作比较。结果采用后曲率实测法计算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眼术后平均裸眼视力0.8±0.2,与目标屈光度绝对偏差平均为(0.36±0.36)D(-0.63~+0.85D),绝对偏差≤0.25D、≤0.50D、≤1.00D的眼比例数分别为55%、73%和91%。其屈光偏差显著低于自动曲率计[(2.50±1.08)D]、角膜地形图[(1.90±0.88)D]、球镜当量法[(2.09±1.62)D](P〈0.01)及前曲率法[(1.45±1.10)D](P〈0.05)的预期结果;与EKR曲率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偏差范围(-1.13~0.85D)小于后者(-1.10~1.80D)。23例单纯LASIK术后眼的角膜屈光力测算同样显示后曲率实测法计算所得角膜屈光力与理论角膜屈光力偏离程度最小,绝对偏差为(0.67±0.45)D。结论后曲率实测法计算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可行性准确性俱佳。
胡毅倩
周秀莉
李音
徐承慧
田琳璐
冯婕妤
朱煌
盛耀华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屈光
激光联合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非扩张型眼眶静脉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联合激光治疗非扩张型眼眶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平阳霉素联合Nd:YAG激光治疗的21例非扩张型眼眶静脉畸形,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1例病人平均随访时间1年,所有患者术后眼部形态和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1(4.8%)例于术后6月复发,经再次联合治疗后治愈。结论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非扩张型眼眶静脉畸形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林明
李瑾
贾仁兵
黄筱玲
范先群
关键词:
平阳霉素
ND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调整巩膜瓣缝线预防浅前房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缝线松紧度调整预防术后浅前房的作用。方法41例46只眼,行常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缝合巩膜瓣,注水形成前房,模拟眨眼轻触颞侧角巩缘,如果前房消失或变浅,则说明缝线过松,重新缝合巩膜瓣或增加缝线,再注水形成前房,轻触角巩缘,前房存在;继续前房注水,同时触碰眼球,感到眼球硬;棉签檫干瓣边缘,见渗水少;说明缝线过紧;可用细针头轻挑巩膜床针眼,使针眼变大,缝线相应变松,再停注水,轻碰眼球,前房不变浅,说明缝线不过松;前房注水同时触眼球不硬,说明缝线不过紧。结果二只眼术后第二天出现浅前房。一只眼巩膜瓣偏薄,小梁切口偏后,缝紧巩膜瓣前房形成。一例高龄女性,房水分泌少,重缝小梁切口,前房形成。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浅前房。结论巩膜瓣缝合前房注入形成后,通过轻触眼球,模拟眼球活动时的状态,观察前房是否明显变浅,从而调整缝线的松紧度或数量,使前房稳定。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赵东升
祝肇荣
关键词:
浅前房
缝线
青光眼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