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7CGJY018YB)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4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海宗冯旭芳王胜男肖文芳梅婷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浙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可从建立体系合理化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和政府作用机制三方面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要通过高职院校的合理布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合理化、高职院校创新办学模式、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合理化。其次,分别以学校为单位和中介机构为纽带,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第三,通过政府引导和监控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李海宗肖文芳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
- 就业导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本质特征之新论被引量:5
- 2008年
- 就业导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纳为:发展性,体现为培养模式本身、培养模式下人的发展,以及创业教育的发展;多样灵活性,即培养方式、校企合作方式、学习形式、模块化课程结构灵活多样;开放性,指面向市场、大众开放,办学主体、评价机制开放;实务性,具体表现为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等。
- 李海宗肖文芳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
- 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和培训模式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2
- 2008年
-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在世界上堪称一流,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紧密配合,深入有效地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从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原因和模式进行论述,目的在于在发展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时候,能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 冯旭芳李海宗
-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 浙江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2008年
-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之高,是以往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在这个时代,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而更多地依赖输送人力资源的职业教育。
- 李海宗郭欲丹
-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
- 关于浙江高职教育专业建设问题的探讨被引量:6
- 2009年
-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本文主要探讨浙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的问题及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 李海宗郭欲丹
-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
- 对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思考被引量:14
- 2009年
- 以浙江省区域经济为出发点,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分析,找出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存在的不足,提出借鉴瑞士职业教育“三元制模式”的经验来实现两者的互动。
- 李海宗王胜男
- 关键词:区域经济互动关系
- 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8
- 2009年
-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的核心是企业与职业学校密切配合,企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使学校和企业实现了双赢。分析、了解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对探索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国应依法落实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加强宣传,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学校应主动配合企业,保障企业的利益。
- 冯旭芳李海宗
- 关键词:职业教育动因
- 以区域经济为指引构建浙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6
- 2008年
- 浙江省的区域经济较为发达,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三个各有特色的产业带: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丽衢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文章在对浙江省高职院校作调研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与产业带区域经济特色及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大致情况。
- 李海宗梅婷
-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
- 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被引量:13
- 2008年
- 要构建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阐述清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本文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研究。
- 李海宗
-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管理高职教育
- 系统论视野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学制结构、招生入学、课程衔接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障碍。文章从系统论视野考察中、高职衔接问题,给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域,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实现。
- 李海宗王胜男
- 关键词:系统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