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0101)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全家曲延英梁亚军李吉琴吕玉强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教育部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优化海岛棉RGA-PCR体系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对影响海岛棉RGA体系Mg^(2+)、dNTP、引物以及Taq DNA聚合酶浓度等因素进行了均匀优化和正交优化试验后建立了适合于海岛棉RGA的反应体系:在10μL反应体系中1×Buffer,Mg^(2+)2.5 mmol/L,dNTP 0.25 mmol/L,引物浓度1.0μmmol/L,Taq酶0.375 U/μL,DNA 20 ng。各因素对扩增反应结果均有不同影响,其中以Mg^(2+)浓度影响最大,Taq DNA聚合酶的影响最小。运用该体系对海岛棉材料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22对RGA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10对引物。这一体系的建立及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为今后利用RGA标记技术进行海岛棉枯萎病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李吉琴孔庆平陈全家赵其波孔杰宁新民梁亚军曲延英
- 关键词:均匀设计正交设计海岛棉
- 海岛棉组培mRNA差异显示体系的建立
- 2010年
- 【目的】建立适合海岛棉组织培养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研究的DDRT-PCR体系。【方法】试验选取海岛棉体胚发育过程中的胚性愈伤组织,无菌苗下胚轴为对照。对引物浓度、dNTP浓度、酶浓度和退火温度等影响差异显示PCR的关键因素进行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确定了海岛棉组织培养差异显示PCR体系为(10μL):cDNA 2μL;dNTP 200μmol/L;上游引物0.4μL(10μM),下游引物0.5μL(10μM);Taq酶0.5 U,Buffer1.0μL。前5个循环退火温度为50℃,后30个循环退火温度为57.1℃。【结论】用该体系扩增,PCR产物特异性高,条带清晰,背景污染少。
- 代鑫陈全家高文伟曲延英
- 关键词:海岛棉
- 棉花黄萎病的抗性遗传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规律。【方法】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7份棉花品种按4×3两级分法配制F1组合12个,以108-夫为对照,随机区组设计。在自然病圃进行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抗病杂交组合选配以海陆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相对病指广义遗传力为97.39%,狭义遗传力为52.17%。黄萎病抗性与蕾铃脱落具有显著负相关。【结论】黄萎病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但是同时具有较高的显性效应。
- 梁亚军曲延英李吉琴冯方剑张翠芳陈全家郑炜佳申怀伟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
- 利用SRAP-BSA法筛选棉花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以高抗黄萎病品种辽棉18号和高感黄萎病品种军棉1号及其杂交后代F2为材料,筛选棉花抗病基因。【方法】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BSA)法,对棉花抗病基因进行SRAP分析。【结果】在88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3对引物在两亲本及抗、感基因池中均能扩增出稳定的差异条带,命名为S6-6、S6-10、S8-8。【结论】通过F2代个体验证,抗病个体均能扩增出此差异条带,而感病个体中不能扩增出此差异条带,证明这三对引物是与棉花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
- 刘艳陈全家曲延英梁亚军李培玉朱彪吕玉强
- 关键词:棉花抗病基因SRAPB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