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710010)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徐长福赵映香吕春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弗林德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哲学
  • 2篇多德
  • 2篇亚里士多德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划分
  • 1篇亚里士多德哲...
  • 1篇证法
  • 1篇认识论
  • 1篇赛亚·伯林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进程
  • 1篇实感
  • 1篇实践哲学
  • 1篇思维
  • 1篇现实感
  • 1篇理论思维
  • 1篇康有为《大同...
  • 1篇分科
  • 1篇改革开放三十...
  • 1篇本体论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 1篇弗林德斯大学

作者

  • 6篇徐长福
  • 1篇吕春颖
  • 1篇赵映香

传媒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现代哲学
  • 1篇东南学术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实践主词、实践主体和自由本体——从“我”说起被引量:8
2010年
"异质性哲学"是我近年来阐发的一套哲学理论,其中包含一种自足的分析方法——异质性分析法。该方法最突出的操作特点是"循名责实",即根据符号所对应的直观情况去考察意识的内容与品质。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实践,意味着分析的着眼点不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而是实践主体用来意指其自身及其客体的符号,即用作实践主词的符号和用作实践谓词的符号。在逻辑关系上,实践主词优先于实践谓词,而充当实践主词的最基本的符号就是"我"。因此,从"我"说起,看看"我"在实际的使用中究竟意指什么,以及它与其所意指的对象究竟是何关系,就成了实践分析的一个合理开端。本文是对这一开端的演示,从作为实践主词的"我"出发,经过作为实践主体的我,达到"我"与我的统一,即作为自由本体的个人。
徐长福
康德的辩证法及其问题被引量:2
2009年
康德试图调和两种明显不一致的人性图景:一是人类作为自然系统之一部分的"机械论"图景;二是人类作为自由、自觉和理性的行为者的传统形上学图景。康德认为,由于这两种图景都有说服力,我们的理性便被引导进了一种"辩证法"或一种思维过程,其中,为一种立场提供理由的资源又引出相反立场的理由。康德处理这种"辩证法"的策略是证明实在中的矛盾只是表面上的。他相信,区分显现给我们的事物和真实所是的事物,便可化解在设想我们的行为既是被决定的又是自由的时所产生的矛盾。
伊安.亨特徐长福
关键词:辩证法
论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中的符号指谓问题被引量:3
2008年
借助于符号的指和谓的关联以认识事物,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式。异质性指事物间不同类不可比的现象,它通过符号指谓显现出来,并成为符号意识不可回避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试图通过对符号指谓所涉及的所有非复合词语的分类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范畴篇》中,他把个别事物及其属种划入实体范畴,前者为第一实体,后者为第二实体,把其余词语分别划入数量、性质、关系等偶性范畴。一方面,实体能独立存在而偶性则只能存在于实体中,另一方面,第一实体只能作主词而不能作谓词,第二实体和偶性则既可作主词也可作谓词。然而,这种划分却忽视了指和谓的根本区别。表第一实体的非复合词语其实就是专名,它只指不谓,仅仅是特定个别事物的标识。所有其他词语都是普遍性词语,它们可指可谓,为同类所有个别事物提供共同的标识和范型——此即所谓意义。符号指谓最玄妙之处就在于这两种词语的结合——把谓词的意义归给无意义的专名。可见,亚里士多德把无意义的专名和有意义的普遍性词语混杂起来分类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先把范畴分为单纯指的无意义范畴和可以谓的有意义范畴,再对有意义范畴作进一步的划分。
徐长福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论一阶指被引量:1
2010年
一阶符号指谓中一阶指可分为亲指和非亲指两大类。亲指是指在自然直观的当下个别词对直观视域内的对象的指代。这种指最不容易出问题。非亲指是指个别词对不在当下直观视域内的对象的指代,包括忆指、闻指、虚指、超指和期指。忆指是指个别词对记忆中的对象的指代,闻指是指个别词对传闻对象的指代,虚指是指个别词对虚拟对象的指代,超指是指个别词对那种部分可直观但整体不可直观的对象的指代,期指是指个别词对预期中的对象的指代。由于没有直观可以对照,因而非亲指容易出问题,且问题常常无法得到最终解决。其中,超指是最成问题的指代,超指和期指的混合使用是一阶指中问题最大的区域。
徐长福
从《大同书》的原创性看现行哲学分科的弊端被引量:3
2009年
目前把哲学分为八个二级学科的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其表现为像康有为《大同书》这样的原创性思想作品不可能从中产生出来。哲学是一种理论学术,它的最终产品就是原创性理论。哲学理论思维是其他学科理论思维的基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改革现行哲学分科体制,是我们民族的哲学思维和整个理论思维得到解放的一个必要条件。
徐长福
关键词:哲学学科划分理论思维康有为《大同书》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内在冲突被引量:1
2011年
亚里士多德把属的定义作为个别的定义后,开显了哲学史上的千古难题,即个别与普遍的鸿沟,其具体表现是:本体只能是个别,能认识的只能是普遍。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两位把个别与普遍的鸿沟朝相反方向扩大到极致的哲学家:一位是立足普遍的黑格尔,一位是立足个别的施蒂纳。马克思不满意哲学家们囿于思维领域对该难题的化解,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实践思路。但若以亚里士多德思想为参照,马克思的思路仍是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延续。
赵映香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本体论认识论
以赛亚·伯林实践哲学思想初探
2009年
伯林的实践哲学建立在对20世纪那些力图彻底改造社会的多种实践的反思基础上。他认为,用唯理主义的实践方案来处理人类的现实问题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这纯粹是理性的误用。有鉴于此,伯林倡导用实践智慧来妥善地处理实践问题。实践者应当保持对经验世界的现实感,看到经验世界本身所具有的多元属性。
吕春颖
关键词:实践哲学现实感
马克思与康有为对中国社会进程的预见——为改革开放三十年而作被引量:3
2008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50年就为中国取下了"中华民国"的名字,并一直将中国社会定位为一个前资本主义社会。康有为既独创了一套关于人类大同的理论体系,又把人类历史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次序严格的阶段。据此,他认为中国处在从据乱世向升平世转变的时期,并坚决反对任何跨越发展的主张,还明确预言了跨越的可怕后果。然而,马克思没有料到,中国后来在前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头三十年激进地推行共产主义和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导致了被康有为所不幸而言中的巨大灾难。所幸的是,中国毕竟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正道。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建构起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发展目标。本文通过上述回顾和比较偶得几点启示,谨作为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纪念。
徐长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