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2010KYBl25)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赵海红汤永志陈华忠刘均艳朱坚胜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类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表面...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丝裂原
  • 1篇丝裂原激活
  • 1篇丝裂原激活蛋...
  • 1篇丝裂原激活蛋...
  • 1篇细胞
  • 1篇酶类
  • 1篇激活蛋白
  • 1篇激酶
  • 1篇核因子

机构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燕飞
  • 1篇潘柯传
  • 1篇朱敏
  • 1篇陈景丹
  • 1篇朱坚胜
  • 1篇刘均艳
  • 1篇陈华忠
  • 1篇汤永志
  • 1篇赵海红

传媒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对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HBsAg对脂多糖刺激成熟的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功能和细胞表面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健康者PBMC诱导分化为未成熟MoDC,加入不同浓度HBsAg体外刺激,再经脂多糖刺激获得成熟MoDC。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TLR4、核因子-κB、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因子,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未经HBsAg刺激的对照组TLR4、核因子-κB、pp38、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1/2(piNKl/2)蛋白分别为0.43±0,14、0.69±0.27、0.21±0.09和0.44±0.13,5μg/mLHBsAg刺激后分别增至1.22±0.39、1.37±0.40、0.74±0.17和0.92±0.15(t值分别为-3.14、-3.09、-5.07和-2.93,均P〈0.05);但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下降(2.43±0.80比1.13±0.23,t=3.18,P〈0.05)。5μg/mLHBsAg刺激后的Mo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其刺激指数高于对照组,且随MoDC/淋巴细胞比值增高而增高(t值分别为-5.72、-4.93和-4.96,均P〈O.05)。5μg/mLHBsAg刺激后MoDC分泌IL-12、TNF—α分别为(637.8±19.2)和(710.6±47.4)μg/mL,对照组分别为(597.8±15.4)和(568.5±35.0)μg/ml。(t值分别为-5.07和~6.70,均P〈0.05)。结论HBsAg可激活MoDC表面TLR4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增强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燕飞汤永志潘柯传朱坚胜朱敏陈华忠赵海红刘均艳陈景丹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信号传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