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10)
- 作品数:40 被引量:427H指数:11
- 相关作者:赵军张远煌姚兵祝平燕赵秉志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定量研究——以通径模型为工具被引量:1
- 2013年
- 通径模型显示,西方犯罪理论在本土条件下同样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但犯罪促成因素及其实际作用过程比人为构建的犯罪理论更为复杂,尚未发现能为现实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完整解释的罪因理论。思想品德及法制教育可抑止未成年人犯罪、接触色情品可促成未成年人犯罪等诸多主流观念未获支持甚至被反证,本领域居于支配地位的有力理论及主流观念亟待通过合适的经验方法予以修正和整合。
- 赵军
-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犯罪原因通径分析
- 不良交往与未成年人犯罪经验研究——以正向交往为参照被引量:7
- 2011年
- 回归模型显示,交往状况对未成年人是否陷于犯罪具有相当的预测力,其在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防止体系中均应占据与其权重相当的位置;未成年人与朋友交往的频率不是预测犯罪的有效变量,关键在于交往的内容和交往对象的类型;不同交往理论的基本研究假设获得了数据支持,在未成年人同侪(辈)交往问题上显现出优于社会控制理论的解释力。人们判断未成年人交往性质的通常标准或指标并不准确。
- 赵军祝平燕
- 关键词:不良交往未成年人犯罪不同交往理论社会控制理论
- 残疾儿童刑事保护之立法完善--以流浪乞讨儿童为中心被引量:2
- 2009年
- 现行刑法中关于"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一系列条文设计不利于流浪乞讨残疾儿童的权利维护。应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的相关精神为指导,充分关照这一极度弱势群体的特殊需要,正确处理社会秩序与个人权利、形式平等与特别保护、尊重自决与最佳利益的关系,这也是完善相关立法的关键。
- 赵军彭志刚许晓娟
- 关键词:残疾儿童虐待罪遗弃罪
- 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刑法适用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不应对走私、运输、制造毒品行为负刑事责任,也不应对贩卖毒品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未成年人毒品犯罪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不应适用无期徒刑;所有未成年人毒品犯罪都不应适用罚金刑。
- 刘科任宝强
- 关键词: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刑法适用
- 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被引量:2
- 2009年
- 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程序,其程序设计和运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法学理论构成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主要理论基础。
- 孟军
-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诉讼
-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侦查主体之专门化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由专门化的主体来开展侦查工作。我国应当贯彻国际司法准则,落实相关法律规定,促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侦查机构的专门化和侦查人员的专业化。
- 廖明
-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犯罪未成年人侦查机构侦查人员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前服务制度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程序所秉承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在审前程序中尽可能通过减少羁押措施的适用、暂缓起诉、不起诉、适用缓刑或非监禁刑等方式对未成年人作出宽缓处理。但这种宽缓处理不能以牺牲社会安全为代价,这就要求辅之以科学的调查评估机制和严密的监督考察机制。审前服务制度正是以完善上述机制为宗旨,从建立审前服务机构、明确审前服务机构职能、构建审前服务机构的诉讼参与程序、完善审前服务人员责任体系等方面,提高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前释放的安全性和刑罚适用的准确性。
- 史立梅
-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审前羁押社会调查
- 看不见的正义?——从比较法视角看未成年刑事审判的不公开与公开被引量:1
- 2009年
- 未成年刑事案件以"看不见的方式"实现正义,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后果从美国未成年刑事审判经历的"公开模式——不公开模式——混合模式"转变中清晰可见。如何把握公开审理的限度和克服不公开审理的弊端,是改革我国未成年刑事审判方式的关键之一。
- 杨雄
-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不公开审理
- 从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全面贯彻被引量:30
- 2009年
- 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社会危害性加重和人身危险性增加的总趋势,这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一般社会观念、实践对策和理论研究均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中出现的新特点,在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础上给予积极应对。
- 张远煌姚兵
-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未成年犯缓刑适用偏差及其解决被引量:3
- 2010年
- 我国未成年犯缓刑适用上无论在立法、司法解释还是在司法操作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既与立法、司法解释的精神不符,也违反了国际公约的规定,还反映了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应该采取多种途径避免这一偏差。
- 季凤建李伟哲
- 关键词:未成年犯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