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166)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凌智瑜王志刚钟世根李巧骆杰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靶向破碎微泡对心肌梗死犬心肌微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研究超声靶向破碎微泡对犬心肌梗死模型局部心肌微环境的影响。将10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只犬,结扎犬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1周,将实验组每只模型犬用脉冲超声(强度为1.0 W/cm2,频率为1 MHz)经胸辐照心肌,辐照时间共为10 min,同时静脉注入2 m L超声微泡。按照上述方法,每隔2 d处理一次,一共处理3次。对照组中的模型犬不经预处理。在所有犬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两周左右处死所有实验犬,取出心脏,于心肌梗死周边区域选取相应心肌组织,并送检。所取组织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ting法及定量实时PCR法分别从蛋白以及基因水平测量局部心肌组织内VCAM-1、VEGF、SDF-1和IL-1β的含量,从而探讨超声靶向辐照破碎微泡对犬心肌梗死模型局部心肌微环境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从蛋白水平定性和半定量观察到实验组中梗死周边区心肌分泌的VCAM-1、VEGF、SDF-1和IL-1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心肌梗死周边区;定量实时PCR法从基因水平定量分析检测显示实验组内梗死周边区心肌分泌VCAM-1、VEGF、SDF-1和IL-1β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心肌梗死周边区(p<0.05)。采用一定量的超声被动靶向辐照破碎微泡能够引发心肌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泌,促进VCAM-1、VEGF、SDF-1和IL-1β的高表达,从而使局部心肌微环境得到一定改变,有利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 钟世根骆杰王志刚何金凌智瑜张辉李巧
- 关键词:心肌微环境超声微泡
- 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血管新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8年
- 随着对超声微泡造影剂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超声微泡造影剂在一定强度的超声辐照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可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内皮间隙增宽;局部组织微血管破裂,刺激内源性血管生长因子分泌,引起局部组织内微环境改变,促进血管新生与重构。本文就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血管新生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 钟世根凌智瑜王志刚
- 关键词:超声微泡造影剂血管新生细胞膜通透性血管生长因子超声辐照血管破裂
- 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的分离、鉴定、培养方法以及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诱导条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股骨及胫骨单个核细胞,经差速贴壁后取2次贴壁细胞置于纤连蛋白铺被的培养板中。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下培养两周,观察其形态学改变,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Dil-acLDL、FITC-UEA-1双荧光染色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贴壁细胞呈现铺路石、团簇样生长,呈梭形、线样排列特殊形态。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贴壁细胞CD133、CD34、Flk-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在不同时段呈阳性表达。诱导培养第2天,CD133阳性表达率为(79.4±4.5)%。自诱导培养的第6天开始,Flk-1与vWF呈高表达,阳性率为(74.2±3.5)%和(72.2±4.3)%。结论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在VEGF、bFGF及EGF培养体系下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EPC,该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的特性,经过体外诱导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
- 李巧王志刚冉海涛钟世根李兴升凌智瑜
- 关键词:骨髓细胞内皮细胞干细胞分化
- 超声辐照微泡促进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到心肌缺血部位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超声辐照微泡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归巢到心肌缺血部位的作用。方法 6只健康杂种犬开胸建立心梗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1周后,...
- 钟世根王志刚凌智瑜殷跃辉骆杰李巧张辉董虹美
- 关键词:微泡骨髓归巢超声辐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