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72)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磊易进翔薛飞边博王亮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填埋
  • 7篇污泥
  • 4篇有机物
  • 3篇淤泥
  • 3篇疏浚淤泥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太湖
  • 2篇填埋场
  • 2篇填埋处置
  • 2篇力学模型
  • 2篇垃圾
  • 2篇降解
  • 1篇旋流分离
  • 1篇旋流器
  • 1篇厌氧
  • 1篇页岩
  • 1篇生石灰
  • 1篇石膏
  • 1篇市政污泥
  • 1篇疏浚

机构

  • 14篇河海大学
  • 3篇江苏省环境科...
  • 3篇江苏维尔利环...
  • 2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南京河海科技...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交第四航务...
  • 1篇安徽省水利厅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安徽省建筑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9篇李磊
  • 4篇易进翔
  • 3篇边博
  • 3篇薛飞
  • 2篇徐菲
  • 2篇周灵君
  • 2篇王亮
  • 2篇孟琨
  • 1篇杨康迪
  • 1篇田海涛
  • 1篇胡龙生
  • 1篇孙田磊
  • 1篇崔猛
  • 1篇郑兆勇
  • 1篇曹玲珑
  • 1篇杨黎静
  • 1篇石萍
  • 1篇王佩
  • 1篇陈武
  • 1篇薛飞

传媒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Chines...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污泥有机物降解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将其中的有机物降解,影响污泥的填埋工程应用。针对这种问题对污泥开展降解试验,分析污泥中的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并总结出污泥有机物降解的降解规律和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污泥中有机物含量整体趋势是随着时间逐渐减小;有机物降解速率在初期波动较大,但整体趋势依然是随着时间逐渐减小;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污泥的p H先是降低,然后慢慢回升,继而逐渐趋于稳定;而污泥的含水率逐渐增加。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适合指数关系(M=M_0e^(-βt))。
胡龙生孟琨杨广易进翔黄泳
关键词:污泥填埋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
页岩改性粘土作为垃圾填埋场防渗衬垫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研究页岩作为垃圾填埋场粘土防渗衬垫改性材料的可行性,通过页岩颗粒的吸附试验和粉碎页岩改性粘土材料的渗透试验,考察其对渗滤液中主要污染物NH4+、COD的吸附情况和确定满足填埋场衬垫渗透要求的粉碎页岩添加量。实验结果表明,页岩颗粒对垃圾渗滤液中NH4+达到吸附平衡需要24 h,对COD需要48 h。在吸附效果方面,页岩颗粒粒径在0.075mm以上时,对COD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率在57.57%~61.75%之间,明显高于膨润土等土样;对NH4+吸附能力弱些,吸附率在27.21%~31.21%之间。粉碎页岩添加量在10%范围内时粉碎页岩改性粘土材料的渗透系数能够达到1×10-7cm/s以下,满足填埋场防渗衬垫的渗透要求。
陈武李磊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页岩
固化污泥的压缩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污泥经固化处理后可进行填埋处置,而固化污泥的压缩特性对其的填埋处置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这种问题,开展了污泥中不同水泥添加量的固化污泥的压缩试验,并对比固化淤泥的压缩试验结果,分析固化污泥的压缩特点和压缩机理。结果表明:污泥的压缩特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中主要原因是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固化淤泥的压缩特性具有突出特点是存在结构屈服应力,而固化污泥这样的特点表现的不明显,这是因为固化污泥中的有机物对其压缩性有重要影响;随着压缩的进行,固化污泥的胶结结构不断的被破坏,并进行调整、重组、压密,趋于封闭密实,更紧密的方向发展;有机物引起的结合水膜逐渐变薄,有机物起到的连接作用逐渐加强;结合水膜由厚变薄,颗粒的蠕动阻力逐渐增加;这三个方面不断变化的协同调整,以适应外力的变化,逐渐的抑制了固化污泥的变形。
易进翔李磊崔猛薛飞
关键词:固化污泥填埋有机物
太湖与白马湖疏浚淤泥的触变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利用研制的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对重塑后静置一定时间的太湖与白马湖两种疏浚淤泥进行了强度测试,对两种疏浚淤泥的触变特性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疏浚淤泥重塑后最初始时间内触变强度的增长最快,随时间增长触变强度的增长变慢,448d时触变强度随时间的增长趋于稳定。含水率为液限时白马湖疏浚淤泥的触变强度高于太湖疏浚淤泥。触变强度比率与触变强度的变化趋势类似。含水率越小疏浚淤泥触变性越大。含水率为液限时两种疏浚淤泥的触变强度比率与London和Detroit淤泥接近,小于Beauharnois和Shellhave淤泥,大于Horten淤泥。448d时除Beauharnois淤泥外,其他淤泥的触变强度比率均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定义两种疏浚淤泥均为低灵敏性黏土。
王亮曹玲珑李磊杨黎静孙田磊石萍田海涛
关键词:淤泥触变性
利用餐厨垃圾浆液进行厌氧调试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机械生物反应器(JSR)处理后产生的高浓度水解酸化相浆液对厌氧反应器进行调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餐厨垃圾浆液酸化程度较高,pH和VFA分别为4.9和15 720 mg/L。对这种浆液,采用0.5 kg COD/(m.3d)的启动负荷较合理,每3天增加0.5 kg COD/(m.3d),15 d后,系统运行稳定。厌氧出水sCOD平均值为870 mg/L,VFA从527 mg/L降低到407 mg/L,pH从6.8升高到7.3,而沼气中CH4百分含量从20.9%升高到77.3%。另外,氨氮和碱度在调试阶段出现累积效应,氨氮从58.1 mg/L升高到134 mg/L,碱度从780 CaCO3mg/L升高到1250 CaCO3mg/L。因此,启动负荷的选择以及整个调试过程中pH、VFA、碱度和CH4含量的监测对厌氧调试有着重要的影响。
屈阳徐璟奇李磊耿龙清茆辉
关键词:餐厨垃圾水解酸化甲烷
磷石膏改良疏浚泥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添加生石灰可以改良疏浚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实现资源化利用。但是单独采用生石灰改良疏浚泥处理成本较高,而且会产生高碱性问题。通过添加磷石膏以达到减少生石灰用量,提高处理效果,降低碱性的目的。采用了击实试验、直剪试验以及酸碱测试试验研究了添加磷石膏后改良疏浚泥的密实性、抗剪强度以及pH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的磷石膏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钙矾石能够充填疏浚泥中的孔隙,提高土体的密实性;当磷石膏在一定添加比例条件下,能够提高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但是过多的添加量也会造成粘聚力下降;磷石膏能够降低改良疏浚泥的碱性,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才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李磊杨康迪边博徐文元周凌辉
关键词:疏浚泥生石灰磷石膏
固化/稳定化处理污泥填埋气液转化模式被引量:2
2014年
固化/稳定化污泥进行填埋产生填埋气,产气规律是指导填埋气收集处理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构建大型填埋柱模拟填埋实验,研究不同固化材料添加量污泥气液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原泥和固化污泥产气规律分为2种类型:前期产气速率呈线性增加,达到最大速率后产气速率呈指数降低。低添加量的固化污泥,产气分3个阶段,分别为产气抑制期、增长期和衰减期。高添加量固化污泥,产气只有一个阶段,产气速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产气量很小。固化污泥降解过程就是有机质含量降低,气体产量、含水率增加相互转化过程,达到固化材料添加量25%时,水分和气体产生量均很小,降解受到很强抑制,产气150 d左右稳定,产气量很小,无需单独设置气体收集系统。
边博周灵君屈阳李磊
关键词:污泥产气规律
污泥固化土填埋处置中降解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污泥固化土中的微生物能够将其中的有机物降解,影响污泥固化土的压缩沉降特性。针对这种问题,开展了7组有机物降解试验,分别从水泥添加量、隔离大气环境、暴露于大气的环境、渗滤液等角度研究污泥固化土的降解规律,获得了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污泥经固化处理后,其有机物的降解显著降低;水泥添加量相同情况下,有机物在暴露于大气的环境比隔离大气环境中更容易降解;往污泥固化土中添加渗滤液,可以加速有机物的降解。
易进翔孟琨薛飞徐菲
关键词:填埋有机物动力学模型
市政污泥固化土填埋处置中的压缩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针对污泥固化土填埋处置中的压缩问题,开展了不同水泥添加量和不同初始孔隙比的污泥固化土的压缩试验,分析了污泥固化土的压缩特性.结果表明:水泥添加量为40%的污泥固化土,压缩指数也达到了0.58,属于典型的高压缩性土.水泥添加量在10%~30%的情况下,压缩指数减小的幅度较大,在水泥添加量大于30%时,压缩指数减小的幅度较小.随着初始孔隙比的增加,污泥固化土的压缩指数增大.污泥固化土中的有机物对其压缩性有重要影响,随着压缩的进行,污泥固化土的结构被破坏,并不断的进行调整、重组、压密、趋于封闭密实、胶结更紧密的方向发展;有机物引起的结合水膜逐渐变薄,有机物起到的连接作用逐渐加强;结合水膜由厚变薄,颗粒的蠕动阻力逐渐增加;这3个方面不断变化的协同耦合调整,以适应外力的变化,逐渐地抑制了污泥固化土的变形.
易进翔王佩薛飞徐菲
关键词:污泥填埋有机物
污泥固化土强度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为明确污泥固化处理后的强度变化特征,并从水分转化角度揭示其变化机理,对不同水泥添加量和不同养护龄期条件下污泥固化土的强度特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污泥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添加量呈线性正相关,固化系数k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0~14 d,k由0.807 9增大到1.251 8,增长幅度较大,为54.94%;14~28 d,k由1.251 8增大到1.488 7,增长幅度明显减小,为18.92%。(2)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养护龄期之间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二者拟合的相关系数在0.969 8~0.999 7之间。(3)水泥主要与污泥中结合势能较低的自由水发生水化反应,随着水泥添加量的增加,自由水百分量降低明显,下降幅度达到47.7%,结合水百分量降低缓慢,下降幅度仅9%;且水化反应在14 d内基本完成,14 d内水化反应消耗的自由水含量约为28 d内的80%。研究成果可为污泥固化土这种特殊性质土体的基本力学性质研究提供基础参数,为实际固化施工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薛飞王佩李磊郑兆勇王亮
关键词:无侧限抗压强度水化反应污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