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J0273)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拾林林玲吕国荣肖进益高锦团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炎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滑膜
  • 2篇风湿
  • 2篇风湿关节炎
  • 2篇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检查
  • 1篇三维能量多普...
  • 1篇三维能量多普...
  • 1篇三氧
  • 1篇三氧化二砷
  • 1篇三氧化二砷治...
  • 1篇砷剂
  • 1篇能量多普勒
  • 1篇能量多普勒超...
  • 1篇腔内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拾林
  • 2篇林玲
  • 1篇肖进益
  • 1篇刘红
  • 1篇高锦团
  • 1篇吕国荣

传媒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关节腔内注射三氧化二砷治疗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的初步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三氧化二砷(ATO)治疗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建立CIA动物模型。将成功造模的大鼠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于踝关节腔内注射PBS溶液和10%ATO溶液各0.1 mL,每3 d 1次,共4次,末次注射3 d后取材。2组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计算踝关节环径,并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踝关节,测量滑膜厚度以及放射学X线及病理学观察。结果关节炎诱导成功后大鼠出现行动不便。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关节炎指数评分降低(P<0.01)、踝关节肿胀下降(P<0.05)、滑膜厚度变薄(P<0.05);治疗组踝关节X线示关节破坏减少,病理改变亦减轻。结论关节腔内注射ATO可以缓解关节肿胀,抑制滑膜炎。
刘红高锦团李拾林
关键词:滑膜砷剂
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该病起病隐匿,反复发作,常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除关节病变外,该病还可累及心血管等其他器官和系统,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RA目前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方法,确诊需要依靠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李拾林林玲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疾病超声影像学检查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判断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病变活动性的应用价值。方法RA患者44例,分为活动性(23例)和非活动性(21例)两组,分别应用3D-PDU检查腕关节,测量滑膜的体积(V)、滑膜内血管指数(VI),多普勒频谱测量滑膜内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活动性组和非活动性组的V值[(1.73±0.73)cm^3对(1.09±0.76)cm^3,P=0.008]及VI值(9.53±6.11对3.86±4.99,P=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PSV[(16.8±6.29)cm/s对(13.5±8.54)om/s,P=0.282]、EDV[(5.51±1.77)cm/s对(5.03±2.76)cm/s,P=0.539]、RI(0.66±0.07对0.62±0.08,P=0.09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PDU在判断RA患者滑膜病变活动性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VI值可以作为判断病变活动性的一个有效指标。
李拾林吕国荣林玲肖进益
关键词:超声检查滑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