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326110)
-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5
- 相关作者:葛均波王克强孙爱军王翔飞徐丹令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大黄素自身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作用以及大黄素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是否存在代谢过程。方法采用Transwell迁移系统和MTT法观察大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结果大黄素能显著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5μg/mL大黄素抑制率为83·3%;大黄素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然而,血管平滑肌细胞作用24h后,上清液中的大黄素浓度并无显著降低;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诱导剂或者抑制剂没有改变大黄素的细胞毒性作用或者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大黄素的主要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显著的上调。结论大黄素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并且不被平滑肌细胞代谢,可能作为药物涂层支架的药物。
- 王翔飞葛均波孙爱军徐丹令王克强
- 关键词:大黄素细胞
- 新型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涂层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采用共价键连接技术,以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为偶联剂,将肝素与具有官能侧基的脱保护聚乳酸和吗啉二酮衍生物共聚物材料连接,肝素本体重量含量达到15%。与共混肝素材料的肝素体外释放实验对比结果证明该连接技术对肝素有良好的控制释放效果。并且利用独特的计算机控制喷涂工艺将共聚物的四氢呋喃(THF)溶液喷涂到支架上,制备出了心血管涂层支架,扩张后表面涂层无脱落和撕裂。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对比动物实验发现,1、2和3个月的动物实验血管切片显示涂层支架无急性血栓和再狭窄情况的发生。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赵燕超刘学波葛均波龚飞荣陈功雨胡源浚程树军陈建定
- 关键词:肝素化心血管支架再狭窄
- 大黄素通过p53途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探讨p53途径在大黄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中的地位。方法通过细胞计数、老化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Annexin V标记等方法观察大黄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特点。^3H-胸苷掺入法测定DNA合成、流式细胞仪了解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表达变化、基因芯片观察mRNA表达水平。结果(1)1.6~3.1μg/ml大黄素延缓细胞生长,6.3~12.5μg/ml大黄素促进细胞老化,25.0μg/ml大黄素则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2)大黄素干预24h后,出现非计划性DNA合成现象,这是DNA损伤的敏感性标志。p5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呈大黄素浓度依赖性上调。除了细胞增殖基因表达下调,其他基因表达均上调,如细胞老化基因、细胞凋亡基因、DNA损伤修复基因。(3)大黄素能够迅速渗透进入细胞,在细胞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绝大多数以颗粒形态分布于细胞胞浆中,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分布。结论大黄素通过损伤DNA激活p53途径。随着大黄素浓度升高,p53途径激活程度也随之增强并产生多种细胞增殖抑制效应,即生长停滞、细胞老化和细胞凋亡。
- 王翔飞葛均波孙爱军徐丹令王克强
- 关键词:大黄素DNA损伤蛋白质P53细胞衰老凋亡
- ACE基因多态性与PTCA合并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ACE)基因的多态性与PTCA合并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1-2003年入我院治疗,成功实施PTCA合并支架植入手术的华东地区冠心病患者共197例,并作为期半年的追踪随访,按照二次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术后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然后运用PCR技术对这197例患者样本进行ACE基因分型,最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判断ACE基因多态性是否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相关性。结果:197例患者中再狭窄组为58例,ACE基因型DD、DⅠ、Ⅱ的频率分别为25.9%、39.6%、34.5%;未狭窄组为139例,ACE基因型DD、DⅠ、Ⅱ的频率分别为33.8%、43.9%、22.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x2=3.2N).P>0.05)。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的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2.6%和55.8%,亦无显著差异(x2=3.326.P>0.05)。结论:ACE基因1/D多态性与支架术后再狭窄无相关性。
- 王时俊葛均波孙爱军袁治国张红旗王克强
- 关键词:ACE基因多态性术后再狭窄PTCA支架植入ACE基因I/D多态性植入术后植入手术追踪随访
- 转基因内皮细胞的构建及其在复合血管上种植的初步研究
- 2006年
- 目的:为了解决小口径(直径7mm以下)人造血管术后通畅率低下的问题,利用生物-人工复合血管,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转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种植于复合血管内腔面,为解决此临床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材料方法:构建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pCI-neo-VEGF165,获得正确的质粒用于转染HUVEC。从中科院购买HUVEC(代号:ECV-304),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I-neo-VEGF165转入细胞,经G418筛选后,计数阳性克隆,以比较脂质体和质粒在不同比例情况下转染效率的高低。实验组按质粒和脂质体比例的不同分为4组:1μg/3μl;2μg/6μl;2μg/8μl;3μg/12μl。ELISA检测瞬时转染后HUVEC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再将VEGF165基因瞬时转入HUVEC,利用自己设计的旋转培养装置,将细胞均匀地粘附、种植于复合血管内腔面。复合血管是人工材料(聚酯)和生物材料(成纤维细胞长入,胶原形成)有机结合而成,是将包有聚酯网的硅胶棒埋入绵羊背部皮下组织,3个月后取出,抽去硅胶棒而得到的。结果:脂质体转染效率以2μg/8μl组阳性克隆数最多;ELISA测定瞬时转染后HUVEC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量为532·5±43·1pg/ml。使用旋转培养装置的细胞均匀地粘附于复合血管,未使用者细胞积聚于血管腔面下部;转入和未转入VEGF165基因的HUVEC在复合血管内腔面覆盖面积百分比分别为69·9%±3·5%、43·7%±2·5%,有明显改善。结论:转入VEGF后可促进HUVEC在复合血管上生长,旋转培养装置有利于细胞的均匀粘附。
- 顾兴华贾剑国汪洋毛红霞宿燕岗左伋孙爱军张红旗徐丹令邹云增王克强葛均波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染复合血管
- 大黄素洗脱可降解涂层支架的制作及其体内外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以肝素化吗啉二酮苄酯与L-丙交酯的共聚物材料作为药物支架可降解涂层的药物载体材料,大黄素作为药物,在自制的计算机控制的喷涂设备上成功制备了大黄素药物洗脱支架(药物含量(150±5)μg)。并研究了大黄素支架在体外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中,(37±0.5)℃下的释放。最后在体内与裸支架和不含药的聚合物涂层支架进行了1个月和3个月的对照实验。研究发现,所制备的药物支架扩张后表面无撕裂、挂膜。此外,高含量比的药物支架(大黄素含量50%)中的药物10 d内的释放达到90%。3个月后体内涂层材料大部分发生降解,从血管切片和内膜厚度可以看出,大黄素对内膜增生有着明显的作用,可以抑制血管内的再狭窄。
- 赵燕超龚飞荣葛均波程树军陈建定
- 关键词:再狭窄可降解涂层
- 支架内再狭窄与药物支架的临床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06年
- 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相比,金属裸支架显著减少了再狭窄的发生率,但仍高达30%左右。冠脉内放射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但存在许多问题,如晚期血栓形成、边缘效应、动脉瘤样改变、操作人员防护以及再次一再狭窄等。药物支架的出现为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我们将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分为金属裸支架再狭窄病变、支架再狭窄经冠脉内放射治疗后再次再狭窄病变以及药物支架再狭窄病变3种类型,分别进行阐述。
- 王翔飞葛均波
- 关键词:药物支架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再狭窄内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后
- 吗啉二酮衍生物与L-丙交酯共聚物的体外降解性能
- 2007年
- 研究了37℃下吗啉二酮衍生物与L-丙交酯的共聚物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降解,并且与聚(L-丙交酯与乙交酯)(PLGA)的降解进行了比较。通过静滴接触角测量、扫描电镜(SEM)、X衍射(XRD)、凝胶色谱仪(GPC)、核磁共振(1H-NMR)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亲水性、表面形貌、结晶结构、失重率、分子量和结构的变化等。结果表明:与PLGA相比,吗啉二酮衍生物与L-丙交酯的共聚物具有更好的亲水性,接触角达到了74°,降解3个月后数均分子量下降80%以上,该共聚物能够实现两组份的同步降解。
- 赵燕超龚飞荣胡源浚程树军陈建定
- 关键词:PLGA共聚物亲水性体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