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134202E050303)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江晓禹曹世豪文良华李煦杨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9篇轮轨
  • 8篇轮轨接触
  • 7篇ANSYS
  • 4篇轴重
  • 2篇有限元
  • 2篇摩擦力
  • 2篇钢轨
  • 1篇短裂纹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有限元法分析
  • 1篇有限元方法
  • 1篇元方法
  • 1篇踏面
  • 1篇判据
  • 1篇威布尔分布
  • 1篇轮轨滚动
  • 1篇轮轨滚动接触
  • 1篇磨耗
  • 1篇磨损

机构

  • 10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江晓禹
  • 9篇曹世豪
  • 8篇文良华
  • 8篇李煦
  • 1篇李士一
  • 1篇杨现

传媒

  • 3篇表面技术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铁路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轴重和摩擦力对轮轨接触疲劳的影响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了解钢轨表面存在裂纹时的轮轨接触问题。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获得不同裂纹位置的应力强度因子。结果裂纹在接触斑边缘的位置时,应力强度因子KⅠ最大;随着轴重的增加,应力强度因子KⅠ增加,而应力强度因子KⅡ先增加,后减小;考虑摩擦力(μ=0.3)时,相对于无摩擦,KⅠ和KⅡ都明显增加,且KⅡ所占KⅠ的比例提高了15%。结论车轮在钢轨上滚动时,轮轨间的轴重和摩擦力是影响钢轨疲劳的重要因素,轴重的提高会明显加剧钢轨疲劳,而摩擦力的影响建立在轴重的基础上,并使轴重的影响加剧。
曹世豪江晓禹文良华
关键词:轮轨接触轴重摩擦力ANSYS
Hertz理论与有限元法分析轮轨接触疲劳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采用Hertz理论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轨表面存在微裂纹的轮轨接触疲劳问题进行研究,在不同轴重和运行状态下,获得不同位置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结果表明,随着轴重的增加,应力强度因子KI增加,而KII的变化趋势因车轮运行状态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摩擦力的存在,使得KI、KII明显增加,且明显改变KII的变化趋势;在无摩擦力时,KII所占KI的比例约为6%,纯滚动时,KII所占KI的比例达到将近20%,全滑动时,KII所占KI的比例接近50%,因此,对钢轨进行疲劳断裂机理分析时,KII明显不可忽略。由于Hertz理论不考虑材料的塑性和轮轨间的摩擦力,使得Hertz理论分析轮轨接触疲劳时有适用范围小、计算结果偏大、误差累计等缺点,而有限元法是解决复杂轮轨接触疲劳问题更有效的方法。
曹世豪李煦张四放文良华江晓禹
关键词:ANSYS轮轨接触轴重摩擦力
钢轨表面裂纹扩展方向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钢轨表面裂纹的扩展方向。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在不同轴重和不同角度裂纹的工况下,获得不同裂纹位置的应力强度因子。结果裂纹在接触斑边缘的位置时,应力强度因子K最大。随着轴重的增加,应力强度因子KI和KII均增大;随着裂纹角度的增加,KI增加,而KII减小。当裂纹角度为60°时,其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值ΔKeff最大。结论钢轨表面的裂纹在扩展初期,以斜裂纹为主,扩展角度趋向于60°。
曹世豪李煦文良华江晓禹
关键词:轮轨接触轴重ANSYS
考虑次裂纹时U71Mn钢的主裂纹扩展行为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结合疲劳与磨损耦合模型,模拟计算了10t轮重的车轮以全滑动方式滚过初始长度100μm、扩展角度30°的钢轨表面裂纹时裂纹的等效应力强度因子Keff,研究了钢轨疲劳与磨损的关系并分析了主、次裂纹扩展方向及出现次裂纹时主裂纹的扩展行为。结果表明:钢轨的破坏形式以疲劳损伤为主;当裂纹出现分叉之后,主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会得到比较大的缓解,其等效应力强度因子下降较快;当裂纹扩展到长度大于1mm之后,在主裂纹扩展过程中均伴随着次裂纹的出现,且主裂纹扩展方向基本不变,扩展速率逐渐加快,而次裂纹的扩展速率和扩展方向都基本不变。
文良华李孝滔李煦曹世豪江晓禹
关键词:有限元方法磨损
基于概率统计方法对钢轨疲劳裂纹路径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车轮滚过裂纹过程进行分析,确定轮轨接触疲劳裂纹的扩展方向。方法基于最大周向应力判据,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对车轮滚过裂纹过程中,不同角度初始裂纹可能的扩展角度进行分析。车轮滚过裂纹过程中,用可能扩展角度的均值作为裂纹的扩展方向计算裂纹扩展路径。结果用概率坐标纸拟合出的相关系数均大于98.5%,说明裂纹可能的扩展角度符合威布尔分布的可能性超过98.5%。当裂纹长度小于700μm时,裂纹可能的扩展角度基本符合威布尔分布;当裂纹长度达到800μm时,裂纹尖端的等效应力强度因子(Keff)出现4个峰值;当裂纹长度达到1200μm时,第3个峰值载荷处裂纹尖端的Keff超过了材料的断裂韧性,此时裂纹会向行车相反的方向急剧地扩展。结论对于不同角度初始裂纹,其扩展角度基本符合威布尔分布;整个裂纹路径的趋势与实验测得的裂纹路径有较好的一致性,车轮滚过裂纹过程中,用裂纹可能扩展角度的均值作为裂纹的扩展方向可行。
李孝滔李煦曹世豪文良华江晓禹
关键词:轮轨接触ANSYS概率统计威布尔分布
基于ANSYS的轮轨接触疲劳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分析ANSYS求解断裂参数K因子的原理位移外推法,并比较ANSYS仿真计算与断裂力学的解析解结果,表明ANSYS计算K因子的精确度可以达到99.9%。对钢轨表面存在裂纹的轮轨接触疲劳问题进行研究,在不同裂纹角度下,获得不同位置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结果表明:随着裂纹角度的增加,应力强度因子KI增加而KII减小;在裂纹角度比较小时,裂纹以滑开型破坏为主,随着裂纹角度的增加,其破坏形式向张开型破坏转变;疲劳裂纹最危险的位置发生在接触斑边缘位置,在钢轨养护时,应选用固体润滑剂。
曹世豪李煦文良华江晓禹
关键词:机车工程轮轨接触
Rail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in high-speed wheel/rail rolling contact被引量:3
2017年
To study the wheel/rail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of high-speed trains, we obtain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act forces between wheel and rail by introducing the strain-rate effect.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rocess of a wheel rolling over a crack is analyzed to predict the crack propagation direction. The statistics of possible crack prop- agation angles are calculated by the maximum circumfer- ential stress criterion. The crack path is then obtained by using the average crack propagation angle as the crack propagation direction according to Weibull distribu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il crack mode of low-speed train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igh-speed trains. The rail crack propagation experiences a migration from opening mode to sliding mode under the low-speed trains; however, the rail crack mainly propagates in the opening mode under high- speed trains. Furthermore, the crack propagation rate for high-speed trains is faster than that for low-speed trains. The simulated crack path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which proves that it is reasonable to use the average value of possible crack propagation directions as the actual crack propagation direction.
Xiaoyu JiangXiaotao LiXu LiShihao Cao
滚动接触下的轨道表面三维裂纹研究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已有的求解三维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方法工作量大、难以实现复杂的三维模型建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广义移动荷载下三维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普遍方法。采用包络式三维实体建模方法,有效避免了三维裂纹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时因受限于拓扑误差容忍而出现网格划分失败的现象;通过MATLAB三维插值施加节点荷载,解决了不规则三维裂纹有限元模型施加复杂空间荷载的难题。计算结果表明:荷载中心距离裂纹中心约4mm时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达到最大值7.41×107Pa·m1/2;轮轨接触疲劳以张开型为主。此外,给出了最大应力强度因子条件下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分布及裂纹扩展情况,可为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研究及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汪树华江晓禹杨现
关键词:轮轨滚动接触
滚动接触疲劳短裂纹扩展机制及预防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在无摩擦、纯滚动、全滑动三种运行状态下,研究钢轨表面短裂纹的疲劳断裂机制,并分析轮轨间摩擦因数对接触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轨接触的疲劳裂纹为张开型和滑开型同时存在的复合型裂纹,裂纹发生张开型破坏的最危险位置在接触斑边缘的位置;随着裂纹角度的增加,应力强度因子KI增加而KII减小,其中60°裂纹的扩展速率最快;摩擦力的存在明显加剧了裂纹扩展速率,且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加而增大。对钢轨表面预防性打磨周期进行预测时,以60°裂纹为基准的预测结果偏安全。
曹世豪李煦文良华江晓禹
关键词:轮轨接触短裂纹
裂纹长度对钢轨裂纹扩展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在纯滚动运行状态下,对实际钢轨裂纹的扩展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轮轨接触的疲劳裂纹为张开型和滑开型同时存在的复合型裂纹;随裂纹长度的逐渐增加,裂尖有效应力强度因子先减小后增大,裂纹扩展速率会出现先变慢后变快的现象。
李煦曹世豪文良华江晓禹
关键词:轮轨接触ANSY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