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06YFGZSH02600)

作品数:3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顾平张玲玲李晓波曹井国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天津市兴源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下水
  • 2篇混凝
  • 2篇除氟
  • 1篇源水
  • 1篇水处理
  • 1篇水源
  • 1篇水源水
  • 1篇微污染
  • 1篇微污染水
  • 1篇微污染水源
  • 1篇微污染水源水
  • 1篇污染
  • 1篇污染水
  • 1篇污染水源
  • 1篇污染水源水
  • 1篇滤膜
  • 1篇膜清洗
  • 1篇膜污染
  • 1篇超滤
  • 1篇超滤膜

机构

  • 3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市兴源环...

作者

  • 3篇顾平
  • 2篇张玲玲
  • 1篇曹井国
  • 1篇李晓波

传媒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混凝—微滤工艺处理含氟地下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混凝—微滤工艺进行了地下水除氟的试验研究。静态试验表明了硫酸铝的混凝除氟效果比聚合硫酸铝的更佳。动态试验中发现,在改善饮用水水质及降低运行成本方面,采用CO2降低反应体系的pH比采用H2SO4更具有优越性。当原水F-浓度为2.74mg/L、硫酸铝投加量为154mg/L、混凝反应器内CO2的溶入量为183.2mg/L时,出水F-浓度为0.98mg/L、浊度<0.10NTU、UV254为0.012cm-1、Al3+<0.02mg/L、SO24-浓度为125.77mg/L、pH值为7.51,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张玲玲李晓波顾平
关键词:地下水除氟混凝
微滤和超滤膜技术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08年
从天然有机物(NOM)、藻类、病毒处理等几个方面阐述微滤和超滤膜技术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分析近期国内外关于NOM、悬浮物和无机离子形成膜污染的理论,认为应根据不同水源水质具体分析膜污染形成原因.针对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简述物理化学法、高级氧化法对水源进行预处理和采用适宜操作压力、紊流曝气、控制反应pH优化操作条件,以控制膜污染的研究现状,并介绍超声波清洗这一新型膜清洗方法的研究情况.最后,对微滤和超滤膜技术应用于饮用水处理领域研究的方向进行分析.
张玲玲顾平
关键词:超滤水处理膜污染膜清洗
混凝/微滤工艺处理含氟地下水的工程设计与运行被引量:6
2011年
过量的氟摄入会危害人体健康,在饮用高含氟地下水的农村地区较为常见。介绍了采用混凝/微滤法处理含氟地下水的工程设计与运行情况,该工程处理能力为150 m3/d。当向原水中投加适宜剂量的硫酸铝时,出水氟化物浓度可降至1.0 mg/L以下,其他主要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整个工艺流程简单可靠,运行费用约为1.01元/m3,可为模块化膜除氟工艺和装置的推广提供设计、运营等参考。
曹井国顾平朱高雄于俊利
关键词:地下水除氟混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