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558032)

作品数:12 被引量:167H指数:6
相关作者:汤连生姜力群张鹏程邓钟尉廖化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东莞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主题

  • 4篇应力
  • 4篇吸力
  • 3篇非饱和
  • 3篇非饱和土
  • 3篇饱和土
  • 2篇动应力
  • 2篇土体
  • 2篇土压力
  • 2篇基坑
  • 2篇基质吸力
  • 2篇荷载
  • 1篇动力分析
  • 1篇动力响应
  • 1篇循环荷载
  • 1篇应力水平
  • 1篇有效应力
  • 1篇石流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作用
  • 1篇土力学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 4篇广州市城市规...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四川中成煤炭...

作者

  • 12篇汤连生
  • 3篇邓钟尉
  • 3篇廖化荣
  • 3篇张鹏程
  • 3篇姜力群
  • 2篇马威
  • 2篇胡辉
  • 2篇宋明健
  • 2篇张庆华
  • 2篇徐通
  • 2篇王大志
  • 1篇林沛元
  • 1篇于海涛
  • 1篇颜波
  • 1篇田管凤
  • 1篇胡伟康
  • 1篇林国威

传媒

  • 4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岩土力学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灾害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环荷载下路基红黏土临界应力水平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根据设计改装的循环动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轴向应力水平、不同循环加载次数、不同应力加载路径条件下路基土的塑性力学行为,并结合shakedown概念,界定了循环动荷载作用下红黏土的安定界限(shakedown limit)和临界应力水平,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循环动荷载作用下路基土力学行为的因素和永久变形的发展趋势,以及路基土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发展规律。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把红黏土的塑性变形分为稳定、破坏和临界3个阶段,并按3个阶段划分出可接受状态和不可接受状态,由此确定路基红黏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临界应力水平为41.8%。
廖化荣汤连生刘增贤张庆华
关键词:循环荷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泥石流防治决策模型被引量:2
2009年
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与区域泥石流防治相关因子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泥石流防治决策模型。并以广东省潮揭地区泥石流防治决策为实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较符合。
马威林建南汤连生廖化荣
侧限压缩条件下土体的侧应力松弛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侧向应力松弛是侧限压缩土体的重要流变性质之一。通过在改装的固结仪上进行的土体侧限流变试验表明,在恒载侧限压缩条件下,土体的侧应力松弛曲线与竖向蠕变曲线同步出现不稳定、稳定、急剧变化3个阶段。将试验结果结合土的结构颗粒定向排列理论和强度理论探索了土体侧应力松弛的机制并得出结论:侧应力松弛曲线的3阶段特征是由于土体结构连接的压密恢复与剪切破坏相互作用所致;而侧应力松弛稳定的极限状态是由土的抗剪强度控制。此外,较高的应力水平将会使土体侧应力松弛程度相比低应力水平时更为显著。该分析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地基长期承载力和地基沉降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田管凤汤连生
关键词:侧限压缩土体结构应力水平
非饱和土粒间吸力研究的若干思考和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非饱和土粒间吸力是建立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和抗剪强度理论的基础前提,从各力的本质、概念、大小等不同角度出发,对目前非饱和土研究中常见的几种吸力进行了详细对比和分析。基质吸力表示土壤吸水的趋势,强调的是土颗粒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非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与有效应力概念的本质不符,是Bishop和Fredlund强度理论中分别存在着物理意义不明确参数x和φb的根本原因;广义吸力虽然考虑了结构吸力的作用,但仍将基质吸力作为有效应力的一部分,使原本"实用、简化"的目标更加复杂化;附加内压力将基质吸力以及表面张力的作用进行叠加,存在力作用大小上的重复,同时未考虑结构吸力的作用;张力吸力将表面张力沿两土颗粒连线方向的分量———张力吸力和基质吸力进行叠加,一是仍将基质吸力作为有效应力的一部分,二是同样未考虑结构吸力的作用;粒间吸力(湿吸力和结构吸力)考虑了因土体结构性引起的结构吸力作用,同时也考虑了气液界面上收缩膜的效应———湿吸力的作用,基于粒间吸力的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及强度理论不仅符合有效应力定义的本质,而且合理地解释了非饱和土中诸如收缩膜张力的方向性、土中应力概念的平均性、土体物理本质的唯一性、随含水率变化的连续性以及对不同类型土的适应性等众多现象。因此,从粒间吸力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是正确、可行的。
张鹏程汤连生邓钟尉姜力群
关键词:非饱和土基质吸力
潮揭泥石流物源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以广东潮州—揭阳地区为例,在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其来源提出了"隐形松散堆积物"的概念,并分析了物源的形成过程和机理,重点探讨了台风暴雨与植被以及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认为它们是潮揭泥石流物源形成的重要原因,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该地区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缺乏的认识,为该类地区泥石流研究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汤连生马威林建南廖化荣
关键词:泥石流
非饱和土湿吸力与含水率的定量关系研究被引量:26
2012年
以立方松散堆积方式为例,从理论上推导并给出了湿吸力与非饱和土含水率的定量关系表达式,开展了不同含水率状态下重塑细粒砂性土的吸力测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曲线拟合和分析,理论计算和试验拟合结果均表明:对于特定的非饱和土,湿吸力随含水率先增大而后减小,即存在确定的界限含水率。这与"在一定的土体含水率变化范围内,非饱和土,尤其是非饱和砂性土的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的事实完全相符,这再次证明了湿吸力,而非基质吸力,才是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鹏程汤连生邓钟尉姜力群
关键词:非饱和土含水率有效应力
基质吸力与含水量及干密度定量关系研究被引量:36
2013年
借鉴结晶矿物学/粉体力学与工程中的配位数概念,基于Smith试验公式、Fisher经验公式和Young-Laplace公式,建立含水量、干密度或孔隙比等非饱和土的宏观状态量与两土颗粒之间水环体积、饱和角等微观状态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理论上推导并给出基质吸力的定量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非饱和土基质吸力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单调减小,二者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基质吸力与干密度或孔隙比表现为良好的线性关系,但在低含水量段,基质吸力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明显,而在高含水量段,基质吸力则基本保持不变。计算结果与已有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张鹏程汤连生姜力群邓钟尉
关键词:土力学非饱和土基质吸力含水量配位数干密度
花岗岩风化土崩岗破坏机理分析被引量:52
2009年
崩岗破坏是红层土中特有的破坏形式,在花岗岩风化土中发育更为强烈,这与花岗岩风化土自身的力学性质有关。本文认为花岗岩风化土自身的结构性、粒间吸力特性决定了其遇水软化和崩解的性质,花岗岩风化土软化主要表现为减压软化和损伤软化,花岗岩风化土颗粒粒径和孔隙大小不均匀性,以至土体在吸水过程中吸力不平衡导致其崩解作用。花岗岩风化土遇水发生软化和崩解是崩岗发生的内因,为崩岗破坏水土流失提供了物质来源,长期的水与重力作用是崩岗发生的外因,为崩岗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在上述内因和外因作用下,最终形成了崩岗地貌。
颜波汤连生胡辉王大志林国威
关键词:崩解水土作用吸力
反复动载下土体的动应力累积效应及量化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土体受到反复动载作用时,土中产生的动应力在一个周期荷载结束后不会立刻释放,而是需要一定的扩散时间,其中部分应力将逐次叠加到下一次荷载产生的动应力之中,随着动载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积累,形成动应力"累积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动应力累积总量与土体性质、荷载产生的动应力强度、动载频率及动载次数等因素有关,在反复动载作用下,土中产生的动应力包括单次动载产生的动应力与反复动载产生的动应力累积两部分。
张庆华汤连生吴玉刚尹敬泽
关键词:动应力
考虑坑壁位移和土压力方向的直撑力学特性被引量:4
2009年
鉴于基坑支护中常见的直撑设计一般都没有考虑基坑位移和土压力的变化,总结了土压力和基坑位移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随坑壁转动时土压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直撑轴力和坑壁位移之间、以及直撑纵向变形与坑壁位移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研究了直撑轴力和变形随基坑初始位移、支撑点、土压力作用点、土体与挡土结构间摩擦角等因素变化时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直撑轴力及其变形随基坑位移、支撑点高度、土体与挡土结构之间摩擦角的增加而减小,随土压力作用点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与基坑初始位移值基本无关。
宋明健汤连生胡辉王大志徐通
关键词:基坑土压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