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LBH-Q11141)

作品数:3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史波吉晓军翟娜娜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再传播
  • 2篇媒体
  • 1篇信息策略
  • 1篇信息传播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移动互联网
  • 1篇扎根
  • 1篇扎根理论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化媒体
  • 1篇社会媒体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品安全危机
  • 1篇受众
  • 1篇受众态度
  • 1篇网民
  • 1篇媒体环境
  • 1篇互联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3篇史波
  • 1篇吉晓军
  • 1篇翟娜娜

传媒

  • 3篇情报杂志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食品安全危机中社会媒体信息策略对受众态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受众对危机信息的反应对危机的处理应对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社会媒体的介入具有显著影响作用。本文运用实验方法,在微博平台上模拟危机信息的发布和反馈,依据相关理论提出假设,通过对所得信息处理分析,研究在食品安全危机中不同的社会媒体信息策略对受众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媒体信息策略能有效降低受众的负面态度,其中社会媒体信息形式的作用更明显;社会媒体信息策略对不同的受众态度因素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史波翟娜娜毛鸿影
关键词:社会媒体信息策略受众食品安全危机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7
2013年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正成为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具有无线移动性、实时交互性、媒介融合性、影响广泛性以及定位精准性五个特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危机信息初始传播行为主要由传播动机、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三大因素决定,其中传播动机包括信息性动机、情绪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危机信息再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初始传播者的事件涉入度和可信度,危机信息的极性和生动性,再传播者的传播动机和共鸣程度。
史波
关键词:信息传播移动互联网再传播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信息网民再传播行为——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在复杂多变且公共危机事件日增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化媒体力量的兴起,网民再传播行为成为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关键。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分析新浪微博中关于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报道的转发帖子,构建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信息网民再传播行为的形成机制模型,即"动机-认知-情绪-态度"整合模型。研究发现:网民再传播行为受网民的动机-认知、认知-情绪、情绪-态度3个主范畴的影响;动机、认知、情绪、态度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动机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情绪,情绪影响态度。
史波吉晓军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再传播扎根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