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4073)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宫永宽张世平杨珊宫铭朱霞霞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 开环聚合法合成新型不饱和聚磷酸酯
- <正>20世纪80年代,研究生物机体的物质组成、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及与其密切联系的生命化学得到飞跃发展。有机磷化学与生命化学密不可分,因为在生命机体中,许多内源活性物质都含磷酸酯结构单元,它们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
- 张世平詹朝良夏广兵宫永宽
- 文献传递
- 末端带有磷酰胆碱基团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采用四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末端带有磷酰胆碱(PC)基团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PC.采用1HNMR、IR、凝胶色谱(GPC)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同时研究了聚合物的亲疏水性能、体外降解、溶胀率和对模型药物中性红的缓释性能.结果显示:PC基团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BS的亲水性、降解速率、溶胀率和对中性红的缓释性能.
- 张世平朱霞霞宫永宽
-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磷酰胆碱体外降解溶胀中性红药物控释
- 二氯磷酰胆碱的合成及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合成可用于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活性中间体二氯磷酰胆碱。方法由三氯氧磷和氯化胆碱在无水条件下用非均相一步法合成二氯磷酰胆碱,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含量测定。结果产物结构由31P NMR和IR得到证明,产物含量用改进的电位滴定法进行了测定。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收率可以达到100%,目标产物含量可达91%。结论非均相一步合成二氯磷酰胆碱的方法可行,改进的电位滴定法适用于磷酸酯/盐混合体系的组分分析,对于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及改进合成条件均有指导意义。
- 杨珊张世平李晶宫永宽
- 关键词:电位滴定
- 磷酸电位滴定法的改进及其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对传统的磷酸电位滴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比较了两种沉淀剂(CaCl2和AgNO3)的滴定结果。提出的改进方法为:用CaCl2作沉淀剂,控制第二滴定突跃的pH在10.3以内,并将pH7作为第三滴定终点。测定结果表明:改进的磷酸电位滴定方法,不仅结果更准确,而且测定时间缩短一半。对3种磷酸酯/盐的含量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改进的方法对提高相关目标产物含量、改进合成方法及精确调控产品性能更具指导意义。
- 杨珊张世平皇甫蓬勃宗明明宫永宽
- 关键词:磷酸电位滴定法
- 新型脂肪族酯和磷酸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优化脂肪族聚酯和聚磷酸酯在药物控释及基因治疗领域的性能,以己二酰氯、二氯磷酸乙酯和二缩三乙二醇为原料,用共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类新型脂肪族酯和磷酸酯的共聚物.运用1HNMR,IR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MALDI-TOFMS测定了共聚物的分子量;研究了反应时间、投料顺序、溶剂、反应温度和缚酸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动态接触角的测定,探讨了此类聚合物的亲疏水性能;以中性红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该类聚合物的药物缓释性能.
- 张世平宫铭马佳妮韩琳宫永宽
- 关键词:脂肪族聚酯聚磷酸酯中性红药物缓释
- 生物医用材料表面仿细胞膜结构改性被引量:10
- 2008年
- 细胞膜因其固有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体内植入材料及器件表面生物相容化改性的范例。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用细胞外层膜的亲水官能团——磷酰胆碱基团修饰材料表面,可显著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用含磷酰胆碱基团小分子及聚合物进行仿细胞膜结构改性的各种方法及其代表性工作;讨论了不同方法得到的仿细胞膜结构表面的性能;总结了几种有影响的生物相容性机理;对仿细胞膜结构表面改性研究及应用的前景做了展望。
- 宫铭杨珊张世平宫永宽
- 关键词:生物医用材料磷酰胆碱细胞膜表面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