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SCWY11-02)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丛梅蒲玉琳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英汉双语词典例证中的文化信息被引量:1
- 2012年
- 在词典编纂中,例证的选择是一项核心任务。传统的例证研究通常涉及词的固定搭配、词义理解、同义词辨析等。随着对语言使用者需求的进一步重视,以及词典编纂理论愈加成熟和系统,词典例证需要体现更加完备的信息,而通过例证了解词目相关文化信息,也成为了词典编纂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将通过探索英汉学习词典中例证文化信息的现状,分析例证文化信息尚待完善的原因,为英汉学习词典中例证文化信息的选择和处理提供一些建议。
- 蒲玉琳陈丛梅
- 关键词:例证英汉学习词典文化信息
- 非词语化在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表现研究
- 2014年
- 非词语化现象是指语言中的高频词在搭配过程中丧失全部或部分语义内容,词义融合于语境中。文章以come,give为例,对比分析发现,与语料库相比,英语学习词典表现非词语化现象不充分,呈现方式不明显,缺乏系统性。究其原因如下:第一,作为"语言的词库"的词典难以表现语义融入语境的非词语化现象;第二,学习词典中位于关键词词条下的搭配信息尚不能明显表现非词语化高频词的普遍特征;第三,现有英语学习词典尚不能建构非词语化高频词与其共现词语之间的语义网络系统。最后我们提出改善英语学习词典表现非词语化现象的几点思考。
- 陈丛梅
- 关键词:语料库学习词典搭配
- 探索英汉学习词典编纂的中国模式——以《新英汉词典》为例被引量:4
- 2012年
- 中国人一直没有停止英汉词典的自主编纂,出版了不少高水平的词典,但在国内英汉学习词典市场上,引进版词典仍然占据着大半江山。为此,我们需要解读其原因。《新英汉词典》作为自主编纂学习词典的代表,已出版四版,其以中国词典使用者的需求为目标的编纂模式值得我们探索。我们认为《新英汉词典》为实现多种用途而实施的词典类型整合、体现汉语言特色的词目释义与例证翻译以及新词新义的创造性收录是其创立中华民族词典品牌的重要原因。
- 陈丛梅
- 关键词:中国模式新词新义《新英汉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