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D03A10-04)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苏志豪蔡烁郎南军杨卿李会朋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西南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头塘小流域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坡面径流和产沙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建立坡面径流观测场,对头塘小流域退耕还林中几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径流量、产沙量进行了定点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不同坡度等级、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坡面径流系数、产沙量影响均比较显著。乔灌草模式在产沙量、径流系数方面均为最小,其水土保持功能最大,其次为灌草模式。随着坡度的增大,径流系数与产沙量均有增大趋势。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乔灌草的生态经营技术体系,提高该类退耕种植植被恢复模式的调蓄降雨能力,对指导退耕还林及植被经营有重要的意义。
- 苏志豪郎南军蔡烁杨卿
- 关键词:坡度径流系数
- 土壤退化研究综述被引量:16
- 2009年
- 阐述了土壤退化的概念,中国及世界土壤退化概况,国外对土壤退化研究概况,国内土壤退化研究概况,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研究技术现状.分析认为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工作偏重于对特定区域或特定土壤类型的某些土壤性状在空间上的变化或退化的评价,而很少涉及不同退化类型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指出应加强对土壤与土地退化指标评价体系,土壤退化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以及对土壤与土地退化过程、机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 杨卿郎南军苏志豪蔡烁
- 关键词:土壤退化
- 头塘小流域水文特征及不同植被的水文效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根据头塘小流域连续8年(2000~2007)的水文监测数据,分析小流域降雨、径流特性;分析了乔、灌、草结合的生态林地植被恢复模式在2002~2005年的径流系数、泥沙消减率趋势,以经济林地和未退耕林地为对照,比较了三者之间在径流系数与泥沙含量方面的关系.结果表明:小流域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洪枯比连年呈下降趋势;与2002年相比,生态林地径流系数、泥沙含量均有所减少,泥沙消减率比较显著;三者之间径流系数与泥沙含量关系为:生态林地〈经济林地〈未退耕地,表明以生态林地为主的恢复模式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的作用显著.
- 苏志豪郎南军李会朋蔡烁
- 关键词:降雨量地表径流径流系数泥沙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