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AZD050)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方万鹏王利华潘明涛赵九洲曹牧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石家庄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3篇环境史
  • 2篇稻作
  • 2篇水利纠纷
  • 2篇水磨
  • 2篇历史变迁
  • 1篇稻作技术
  • 1篇地方志
  • 1篇兴衰
  • 1篇烟草
  • 1篇月令
  • 1篇栽培
  • 1篇战役
  • 1篇社会对策
  • 1篇水稻
  • 1篇水稻栽培
  • 1篇水环境
  • 1篇水力
  • 1篇水力机械
  • 1篇水流域
  • 1篇水轮

机构

  • 6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方万鹏
  • 2篇王利华
  • 2篇潘明涛
  • 1篇赵九洲
  • 1篇李志英
  • 1篇尹露露
  • 1篇曹牧

传媒

  • 4篇中国农史
  • 1篇文物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军事历史研究
  • 1篇史林
  • 1篇历史教学(下...
  • 1篇历史地理

年份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相地作磨”:明清以来河北井陉的水力加工业——基于环境史视角的考察被引量:2
2014年
河北井陉地处华北太行山东麓中段,特殊的地形地势和水环境为该地区水力加工业的发展、存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井陉地区水力加工活动历史悠久,明清以来渐为民生所重,在外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水磨制香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水力加工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技术,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环境依赖性,另一方面在相应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之下,也对所在地区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改造。
方万鹏
关键词:明清环境史
美种烟草在华北推广的环境影响(1913-1949)——基于山东、河南两省的考察
2014年
随着近代卷烟业的兴起,美种烟草被引进中国,中外烟草企业竞相以美种烟草为原料生产卷烟。为了减少生产成本,美种烟草被引进自然条件适宜的山东、河南等地栽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加之原有土种烟的种植,烟草的栽培呈现大面积单一种植的局面,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失衡,病虫害猖獗。至20世纪40年代末,山东、河南等地的烟草病虫害,无论是发生频次还是虫害种类、程度均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并且持续影响到5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卷烟工业的发展,烟草收获后的传统加工法晾晒法逐渐式微,使用煤炭做燃料的烤烟法从美国引进,并在山东、河南等地大量推广。烟农纷纷建设用于初烤的烤房,烟草公司则建设机械化的复烤房。大量利用煤炭的烤烟生产,加大了炭排放量,加之华北盛行西北风的自然条件,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李志英尹露露
关键词:环境史病虫害烤烟
州县际水利纠纷与地方志书写——以17世纪滏水流域为中心被引量:3
2015年
17世纪,滏阳河流域因争夺灌溉用水而出现大量相关的诉讼案件。以曲周县为代表的下游地区能根据水环境的状况灵活调整农作物,从而成功避免卷入纠纷。作为"失利者"的永年县,为维系境内水利,先后起诉邯郸县、磁州,但终难以遏制水田亩数的缩减趋势。磁州凭借地理优势,在情理和现实中都牢牢拥着滏水的实际所有权,并以"得利者"的态势赢得了与下游的官司。地方志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这些案件的来龙去脉,也传递出当时特定利益群体的意志和主张,而这又使地方志本身也不自觉地扮演了水利纠纷中的一个生动角色。
潘明涛
关键词:水利纠纷地方志
水硙与北宋开封的粮食加工被引量:2
2013年
水硙在北宋开封是专事磨麦的水力加工工具,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皇室而非在京禁军;水磨务作为水硙运作的执行机构,随着水硙的存废而数度兴衰;皇帝行幸水硙次数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的重视与否,但根本原因不在于漕粮结构的变化而是水硙自身的存废。
方万鹏
论黄淮平原水环境对淮海战役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在1948年决定国共双方命运的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不论是人数还是武器装备都优于解放军,但由于受制于黄淮平原河川纵横、湿地遍布的水环境,大批机械化军队无法有效投入战斗,而解放军则发扬快速行军作战的优良传统,以奇迹般的机动性将国民党军队迅速分割包围,并一一歼灭。
方万鹏
关键词:黄淮平原水环境淮海战役机动性
何处是稻浦:16世纪以来滏水上游稻作的历史变迁
2015年
畿南广平府地处太行山脉东麓冲积地带,河北平原西部,府境内泉眼旺盛,有滏、漳、洺、沙等诸水穿过,过去与顺德府同为河北平原渠道灌溉最发达的地区,其中滏水上游所产稻米经千年风雨,至今仍享誉华北。明清时当地民众曾以稻浦一词传神地描绘了本地稻作盛况,"浦"本为河流边之意,稻浦分布于河流两侧,并呈迤逦线条状,是北方特有的一种农业景象。
潘明涛
关键词:稻作技术河北平原农业史水稻栽培
《月令》中的自然节律与社会节奏被引量:28
2014年
战国、秦、汉时期,"农本"经济定型发展,国家政治趋于一统,关于自然季节变化的地方性经验知识、列国诸侯"时宪"和诸子"时政"思想,在《吕氏春秋》中被整合为一套顺时施政的政治礼制,汉儒摘编成《月令》并纳入《礼记》。汉代以后,《月令》相关著述大批涌现,思想知识逐渐传播、下移,对传统社会的环境适应、生产生活和岁时风俗,都发挥了重要塑模作用。《月令》将天、地、生、人视为紧密关联、相互因应的统一整体,构设了一套社会节奏顺应自然节律的人与自然关系模式,蕴含着尊崇自然、师法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深层生态伦理,这是它的环境历史核心价值所在。
王利华
关键词:《月令》环境史
何处是稻浦:十六世纪以来滏水上游稻作的历史变迁被引量:2
2015年
洪武、永乐年间北直隶的移民浪潮,为明清时期粮食问题埋下伏笔。自明初张埕采取措施,使漳、滏二水分离后,磁州、永年滨河民众开始引滏水溉稻田,规模化的稻区被时人称为稻浦。稻浦有着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维系地方生计,其类似"江南水乡"的稻作生态景观也融入地方文化中。为了分沾稻浦利益,自万历中期,大至州县、小至村落间均出现水利纠纷,加之滏水水量开始衰减,至二十世纪,永年稻浦基本解体,磁州稻浦虽勉强维系,但其内质与外在景观已今非昔比。滏水上游稻浦的变迁历史彰显出传统末期地方社会的特质,也反映了明初以来河北平原西部地区水环境的变化状况。
潘明涛
关键词:水利纠纷
张舜民《水磨赋》与王祯“水轮三事”设计之关系再探被引量:1
2015年
元代的王祯曾经设计了一种名为“水轮i事”的机械,这是一种加工谷物时集磨、砻、碾于一身的多功能水力机械。1986年,郭正忠撰文指出这种多功能的水力机械在北宋早已出现并得到应用,并认为王祯的_丁作有“重复劳动”之嫌。本文通过详细考察,认为郭文所说的机械与“水轮三事”从功能和结构上来说并非同一种机械,产生背景也有区别。
方万鹏
关键词:水力机械
燃料消耗与华北地区丝织业的兴衰被引量:5
2014年
自上古以迄宋代,华北地区的丝织业一直很发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金元以降,丝织业竟急剧衰落,在产业结构中不复占据重要地位。关于华北丝织业衰落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丝织业整个生产流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是典型的高能耗产业。宋以后华北地区燃料危机日趋严重,在燃料极端匮乏的情形下,排斥高能耗产业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华北丝织业因而渐趋衰微。
赵九洲
关键词:燃料丝织业高能耗兴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