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200)
- 作品数:4 被引量:57H指数:4
- 相关作者:黄培培南卓铜李述训程国栋赵林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青海玉树地区主要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14年
- 以青海玉树地区主要灌丛鲜卑花群系、百里香杜鹃群系、细枝绣线菊群系和山生柳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收获法研究其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5种类型的灌丛地上生物量在21.6-34.33 t/hm2之间,地上生物量最大的是细枝绣线菊群系,最小的是金露梅群系,5种灌丛群落地上生物量平均是29.64 t/hm2,不同层次生物量大小顺序是: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各自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分别是73.35%、14.27%、12.35%。5种灌丛类型建群种生物量大小依次是:细枝绣线菊群系〉金露梅群系〉百里香杜鹃群系〉鲜卑花群系〉山生柳群系。影响玉树地区灌丛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因素是海拔、群落盖度、灌丛高度及放牧。灌丛地上生物量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群落盖度和灌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放牧对灌木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
- 钟泽兵杨路存刘何春宋文珠李璠周国英
- 关键词:灌丛群系地上生物量
- 青藏高原西部区域多年冻土分布模拟及其下限估算被引量:20
- 2013年
- 准确评估青藏高原西部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及多年冻土下限深度情况对该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本底调查"在该区及周边取得的冻土调查资料,利用遥感数据和扩展地面冻结数模型模拟了该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调查区的模拟验证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根据有限的地温实测资料建立了地温与位置、高程、坡向和太阳辐射的关系,并根据地温—下限关系估算了该区多年冻土下限深度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该区有多年冻土约占36.9%,季节冻土占57.5%,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34°N^36.5°N范围的喀喇昆仑、西昆仑一带,季节冻土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和34°N以南地区。阿里高原及以南是岛状多年冻土分布区域,其多年冻土分布面积少于此前出版的冻土图所绘制的。青藏高原西部区域的多年冻土下限深度整体表现为由东南—西北逐渐加深。
- 南卓铜黄培培赵林
-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
- 基于Wavelet-ANFIS和MODIS地表温度产品的青藏高原0cm土壤温度估算方法被引量:9
- 2013年
- 0cm土壤温度是冻土模型的上边界条件,连续的、高质量的青藏高原0cm土壤温度数据是进行准确冻土模拟的必要条件.然而受复杂下垫面的影响,遥感手段无法获取可靠的0cm土壤温度.利用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ANFIS)结合青藏高原实测资料建立遥感地表温度产品(LST)与0cm土壤温度的关系,以实现通过LST估算青藏高原逐日0cm土壤温度.研究了ANFIS的各种参数组合,发现筛选合适的小波函数、小波窗口、小波层数建立起来的Wavelet-ANFIS模型能较准确实现估算0cm土壤温度的目的.验证表明,估算结果与气象站点实测0cm土壤温度绝对误差在2K以下,相关系数0.98以上.考虑到原始MODIS LST误差在0~2K之间,该方法可以获取较为理想的0cm土壤温度,为冻土模型提供准确的上边界输入.
- 黄培培南卓铜
- 关键词:小波分析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青藏高原
- 地面冻结数模型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被引量:27
- 2012年
- 地面冻结数模型可用于分析、模拟和预测多年冻土的分布,在高纬冻土地区有比较成功的应用.然而Nelson提出的地面冻结数模型并不具备明显的物理意义,往往被归入经验统计范畴.从Ste-fan公式出发,重新推导并详细讨论了地面冻结数模型,使冻结数F=0.5作为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的分界线具备明确的物理意义.重新推导后的模型增加了一个影响冻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并取决于岩土冻融性质的因子E,原Nelson地面冻结数模型可作为E=1时的特例给出.根据青藏高原实测地面温度资料,针对不同的E值,分别模拟了青藏高原的冻土分布情况.对比分析表明,处在多年冻土南北界附近的土壤性质较明显影响了多年冻土在这些区域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参数E的调参,可以更好地模拟多年冻土的真实分布情况.
- 南卓铜李述训程国栋黄培培
- 关键词:冻土分布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