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73022)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江治波杨戟傅燕宁尔昕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恒星
  • 1篇大质量恒星
  • 1篇星团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恒星形成
  • 1篇分子云
  • 1篇N-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江治波
  • 1篇尔昕悦
  • 1篇傅燕宁
  • 1篇杨戟

传媒

  • 1篇物理
  • 1篇天文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质量恒星的形成:理论与观测被引量:3
2006年
文章简要叙述了有关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理论以及相关观测证据.目前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理论主要有两种,即吸积说和并合说.吸积说认为,大质量星可能与小质量星形成于相似的过程;并合说主张大质量星可能是由小质量年轻星碰撞合并而成.解决这两种理论争论的关键在于在大质量星附近能否观测到吸积盘的存在,最新的观测表明大质量星更有可能是通过吸积增加自身的质量,但最终解决这一问题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观测证据.文章还提出了一些本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江治波杨戟
关键词:恒星形成分子云
嵌埋星团质量分层的数值模拟研究
2008年
目前,对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初始条件不很清楚,特别是大质量恒星是否形成于星团中心仍有争议.有人从时标上考虑,认为嵌埋星团的质量分层现象意味着大质量恒星只能在星团中心诞生.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嵌埋星团的动力学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观测进行了比较.假设初始时刻大质量恒星随机分布,一定比例的嵌埋星团因为大质量恒星的随机运动,在演化的某个时刻会呈现暂态质量分层,其中一部分相当明显.这说明,大质量恒星在中心形成并非嵌埋星团质量分层现象的唯一解释.此外,气体的动力学摩擦能有效地减小动力学质量分层的时标,从而增大暂态质量分层的概率.
尔昕悦江治波傅燕宁
关键词:恒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