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4103)

作品数:6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朴春德杨建平陈恩玉于霖施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淮北矿业集团苏州南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分布式
  • 2篇分布式检测
  • 1篇岩溶
  • 1篇岩溶塌陷
  • 1篇诱因
  • 1篇支盘
  • 1篇支盘桩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平荷载
  • 1篇水平静载试验
  • 1篇塌陷
  • 1篇土地利用
  • 1篇破坏模式
  • 1篇桩基
  • 1篇桩基础
  • 1篇综合利用
  • 1篇温度
  • 1篇温度分布
  • 1篇温度梯度
  • 1篇离层

机构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淮北矿业集团
  • 1篇苏州南智传感...
  • 1篇能源集团

作者

  • 6篇朴春德
  • 2篇杨建平
  • 1篇曹兰柱
  • 1篇李斌
  • 1篇常鸿飞
  • 1篇王东
  • 1篇严家平
  • 1篇施斌
  • 1篇李亭
  • 1篇白润才
  • 1篇黄河
  • 1篇于霖
  • 1篇陈恩玉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水平荷载下灌注桩变形分布式检测及承载机制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为能够有效准确地探索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机制,通过在桩身预埋传感光纤,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灌注桩变形状况,推导适用于BOTDR技术的桩身挠度和弯矩计算公式,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分析内蒙古某灌注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水平荷载作用下灌注桩的变形主要分布在地面下桩深6 m范围,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桩身弯矩呈非线性增大,最大弯矩点也逐渐向深部转移;桩土接触压力随荷载的增加其弯曲曲线由非线性减小变为先增大后减小,其最大拐点与桩身最大弯矩位置相吻合;通过桩身挠度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和数值模拟计算值进行对比表明,数值模拟值由于受桩身刚度影响而其挠度偏大,而理论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基本吻合,说明基于BOTDR的桩身变形计算公式是符合实际的,其结果是可信的。
杨建平朴春德常鸿飞李亭
关键词:桩基础灌注桩分布式检测水平静载试验数值模拟
采动覆岩变形BOTDA分布式测量及离层分析被引量:24
2015年
根据杨柳矿地下煤层开采和岩层特征,采用BOTDA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了覆岩变形分布式监测方法,分析了采动引起的覆岩变形特征,探讨了离层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回采工作面在通过监测孔垂向线过程中,在经过监测孔之前,随着工作面与监测孔距离的减小,采动覆岩的应力越明显且压应力变化值越大,其应力变化范围为覆岩中变形位移顶部到其上稳定硬岩之间;回采工作面经过监测孔之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覆岩中逐渐产生离层,并在离层位置拉应力值逐渐增大,其拉应力值大小与稳定硬岩厚度及力学性质、开采范围和距煤层顶板的距离有关。离层分布式监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朴春德施斌魏广庆于霖陈恩玉
关键词:覆岩变形分布式监测BOTDA离层煤层开采
一维热传导条件下测点温度与加热时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线性加热装置在热传导过程中测试点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问题,研究了加热装置中心点处辐射值E与功率P之间的关系式,基于周边传导介质的性质,推导了考虑时间延迟参数的一维热传导模型,并通过加热棒为装置进行了热传导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受热传导影响而测试点温差逐渐提高时,测试点温度变化斜率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通过对理论计算的温度值与实测温度值进行了对比表明,实验初期相对误差最大达到20%,但随着加热时间和热源功率的增加,两者的温差逐渐减小并趋于零,说明本文推导的理论计算公式符合实际。
刘子文朴春德谢亮李斌杨大帅潘东玥
关键词:温度分布温度梯度
挤扩支盘桩分布式检测及承载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基于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了桩顶荷载作用下支盘桩桩身轴力的变化规律和桩侧摩阻力的发挥特征。结果表明:当荷载较小时,支盘桩的承载机理与普通直杆桩相似,即随着荷载的增加其桩身轴力逐渐向深部传递。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支盘的作用逐渐显现,并承担了大部分荷载,但桩的沉降和压缩量也增加,使支盘与上部土层间出现离层。随着支盘桩沉降量的增大,支盘与上部土体之间离层面积逐渐增加,在桩土相互作用下使得支盘上部的土体被剪裂,离层上部土层逐渐失去结构的完整性而产生负摩阻力,从而增加了支盘的负担。因此,在支盘桩的设计中,应提高支盘周围的土层性质和桩身强度,减少桩的压缩变形和沉降,从而提高支盘桩的承载能力。
杨建平朴春德
关键词:分布式检测支盘桩侧摩阻力
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首先分析了单一露天开采逆倾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地下开采覆岩变形破坏机理和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的变形机理,在此基础上,对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的破坏模式可分为3种类型:滑移型破坏、塌陷型破坏和滑移-塌陷复合型破坏,地下开采的空间位置对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影响显著,其影响程度受进入塌陷范围内的边坡潜在滑面长度和岩体强度参数弱化程度的控制,据此提出了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
王东曹兰柱朴春德白润才薛应东
关键词:露井联采破坏模式
淮南大通浅覆盖岩溶区塌陷分布及土地利用可行性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等方法对淮南大通浅覆盖岩溶区岩溶塌陷的分布特征及诱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通浅覆盖岩溶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下伏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之上,以及构造发育区和松散层粉土含量较高区,岩溶塌陷主要受岩石溶蚀程度、强烈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松散层厚度、成分等控制。结合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场地具体条件,探讨了大通浅覆盖型岩溶区土地利用的可行性,为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黄河严家平朴春德
关键词:岩溶塌陷诱因综合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