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X064)
-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5
- 相关作者:赵增彦张国献朱金瑞张奕阳王莹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经验被引量:1
- 2012年
-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伟大进程中,始终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道义支撑,积累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富经验。
- 赵增彦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公民道德
-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深刻启示被引量:2
- 2012年
- 民生问题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政权兴衰治乱。近代中国在反动势力统治下,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孙中山认为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腐朽的封建专制社会制度是国家衰弱、人民困苦的内在原因,土地、资本的垄断剥削是劳动群众民生凋敝、生活困苦的重要原因,技术落后、实业不发达是民生难以改善的瓶颈制约因素。解决近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为众生谋幸福,必须实现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必须实行平均地权、土地国有、耕者有其田;必须通过实施门户开放主义、大胆借鉴西方文明成果来发达国家实业而又节制资本、防止大地主大资本家垄断社会财富、压制人民群众从而引发劳资间的社会冲突。其思想给当前我国的民生建设以深刻启示。
- 赵增彦
- 关键词:孙中山民生思想民生建设
- 六十年回眸:新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演进被引量:1
- 2014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民道德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的初步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的复兴与推进阶段、新世纪以来的完善与创新阶段。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总结这些得失,把握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当前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 汪洁
- 关键词:新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历史演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理论成因探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理论是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理论向导、以中国传统优秀道德和中国革命高尚道德为丰厚思想底蕴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以破解各自时代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为己任而进行的接续探索是其实践动因。
- 赵增彦
-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公民道德素质提升视角下的政府道德建设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化的社会形态。政府道德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政府公信力和执政力的重要表现。政府道德的示范、导向和调节等功能,是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基础和关键。政府道德建设包括制度设计的道...
- 朱金瑞
- 关键词:政府道德公民道德
- 生态文明建设: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被引量:7
- 2011年
- 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切实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积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积极培育绿色文化。
- 赵增彦
- 关键词:生态文明资源环境
-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德与公民道德关系研究
- 2014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及其关系的探索与研究,政府和学界从未停止过。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准确界定公民道德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地位,保证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进而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钟小燕
- 关键词:新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公民道德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难点及对策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难点和重要环节。要通过强化计划性与统筹性、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和经费条件保障机制、多元化整合与高效率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强化督促检查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 赵增彦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一场不彻底的社会改造尝试——浅议南京临时政府净化社会风气的探索
- 2013年
- 社会风气是指整体或局部社会在一个阶段内所呈现的习尚、风貌,为一定社会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行为模式、道德观念以及时尚等要素的总和,对人们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不仅认识到改造社会风气的重要性,而且在实践上采取禁鸦片、禁赌博、放足、剪辫、弃繁缛礼节及刑讯逼供等措施,力图尽快奠定资产阶级执政的社会文化根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社会风气改革运动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人权为基本理念,以法制为保障,以西方为蓝本、吸收中国传统风俗中的精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宣传发动不够深入、持久性差等不足,这决定了这场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获得成功。对南京临时政府的社会风气净化运动的得失进行分析,对当前的社会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王红阳朱金瑞
- 关键词:南京临时政府社会风气
- 河南农村义务教育困境及对策
- 2013年
- 中国的农村教育规模较大,投入严重不足,辍学率偏高,教师资源缺乏,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严重不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 刘丽君张国献
-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