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2247)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韩雅玲梁明王祖禄金志清梁延春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导管消融
  • 6篇消融
  • 5篇射频导管
  • 5篇射频导管消融
  • 4篇心房
  • 4篇心房颤动
  • 4篇静脉
  • 4篇房颤
  • 3篇导管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房性
  • 2篇电隔离
  • 2篇电生理
  • 2篇电生理特征
  • 2篇房性心律
  • 2篇房性心律失常
  • 2篇肺静脉
  • 2篇肺静脉电隔离
  • 1篇导管消融术

机构

  • 7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王祖禄
  • 7篇梁明
  • 7篇韩雅玲
  • 6篇金志清
  • 5篇梁延春
  • 4篇杨桂棠
  • 2篇孙鸣宇
  • 2篇李世倍
  • 2篇于海波
  • 2篇丁明英
  • 1篇王璇
  • 1篇刘艳霞
  • 1篇时书音
  • 1篇包萍
  • 1篇欧阳静娥
  • 1篇张虹
  • 1篇刘婧
  • 1篇韩魏

传媒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3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国产心脏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持续性心房颤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应用国产心脏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olumbusTM系统)引导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观察此系统的精确性和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10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应用国产ColumbusTM系统引导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射频导管消融持续性房颤30例患者,男26例,年龄41~75(59.0±8.8)岁.30例在国产ColumbusTM系统引导下行左心房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部分患者配合左心房顶壁线和/或三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等.结果30例消融组术中均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第12、13例分别行左心房顶壁线或三尖瓣环峡部线消融,均达到消融终点.术中三维解剖定位准确,无移位等发生.术后均完成12个月随访,23例(76.7%)无复发,7例复发房颤(6例)或不典型心房扑动(房扑,1例),其中1例术后半年再次行射频消融术,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中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国产ColumbusTM系统引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持续性房颤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金志清杨桂棠王祖禄梁明梁延春丁明英于海波韩雅玲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三维标测系统
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后能否诱发房性心律失常对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后,房性心律失常(AA)能否诱发对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4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心脏三维标测系统及单个肺静脉标测电极导管引导下行左房内环同侧肺静脉消融,达到肺静脉电隔离消融终点后,分别于冠状静脉窦(CS)近端及高位右房予以心房猝发起搏刺激(周长以250ms起始,直至心房不应期)。诱发有意义房颤的定义为诱发出≥30s的任何AA。通过症状、体表心电图或/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随访房颤复发。结果入选的41例患者达到左房-肺静脉电隔离后,16例(39.0%)可诱发出AA,25例(61.0%)未诱发。首次房颤消融患者35例中,13例(37.1%)诱发AA;再次房颤消融患者6例中,3例(50%)诱发。随访平均近6个月时,诱发房颤患者中,7例(43.8%)房颤复发,未诱发的25例患者中8例(32.0%)复发,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再次消融组能够诱发房颤3例中,仅1例房颤复发,不能诱发房颤3例中无复发。16例可诱发房颤的患者中,9例诱发房颤持续时间≥1min但<5min者复发4例(44.4%),3例≥5min但<10min者复发1例(33.3%),4例≥10min者复发2例(50%)。结论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例数不太多的观察显示,经环肺静脉电隔离后,能否诱发房颤不能预测房颤的复发。
张虹王祖禄梁延春梁明韩雅玲金志清李世倍时书音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
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射频导管消融房室旁路后的远期预后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危险因素,研究射频导管消融房室旁路对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639例行射频消融术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对可能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和消融房室旁路后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2例(12.8%)有房颤,557例无房颤。预激综合征伴房颤组男性、高龄、多旁路者更多。对成功消融房室旁路的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80例进行随访,成功随访57例(随访率71.3%),其中6例(10.5%)房颤复发。消融后复发房颤组女性和高龄者多见,多伴有心脏相关性疾病,消融前房颤病史更长,左心房内径更大。结论男性、高龄、多旁路是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而女性、高龄、基础心脏病、房颤病史长及消融前左心房内径大是预测消融后房颤复发的较好指标。
包萍王祖禄梁延春梁明韩雅玲刘艳霞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
心房后间隔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起源于心房后间隔及邻近区域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脏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特点.方法 入选23例患者,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19.3)岁,自发或心房程序刺激诱发房速后,分析体表心电图P&#39;波特点并于后间隔各个部位进行激动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23例心房刺激均能反复诱发或终止房速,平均周长(346.7±61.8) ms,房速时P&#39;波时限明显短于窦性心律时P波时限[(86.2±14.0)ms对(115.4±19.9) ms,P<0.05].体表P&#39;波表现为Ⅰ导联多呈等电位线,下壁导联呈深倒负向波,aVR和aVL导联呈正向波,V3~W5导联呈负向波.常规激动标测,所有患者于冠状静脉窦口(CSO)附近标测到相对提前的心房激动,其中12例起源于右后间隔,6例起源于CSO及近端,2例起源于心中静脉,3例起源于左后间隔.靶点提前体表P&#39;波平均(34.4±18.0) ms,放电开始至心动过速终止时间为(6.2±4.2)s,11例患者放电过程中出现交界区心律.所有患者均消融成功,其中3例需应用盐水灌注导管.随访4个月~ 10年,无复发病例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后间隔局灶性房速P&#39;波形态具有特异性,对导管消融定位意义较大.由于解剖的复杂性,部分病例标测和消融困难,需结合右心房后间隔、冠状静脉窦(CS)内和/或其分支、左心房后间隔等多部位标测和/或消融方能获得成功.
欧阳静娥王祖禄李世倍梁延春杨桂棠金志清于海波梁明韩雅玲
关键词: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后间隔冠状静脉窦体表心电图射频导管消融
利伐沙班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估利伐沙班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患者分为利伐沙班组(57例)和华法林组(100例)。利伐沙班组: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给予10mg,2次/d或20mg,1次/d口服,服用1个月后根据不同临床情况调整剂量,给予10mg1次/d或20mg17&/d再服用1个月。华法林组: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给予华法林3—6mg/d,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控制INR在2.0—3.0,共服用2个月。所有患者从抗凝开始到抗凝结束选用同一种抗凝药物。结果基线水平的比较除性别外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华法林组和利伐沙班组均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死亡、脑栓塞、肺栓塞、体循环栓塞)。两组均无大出血事件发生;不明显出血事件利伐沙班组为5%(3/57)、华法林组为11%(11/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利伐沙班用于血栓栓塞低、中危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抗凝安全有效。
王璇刘婧王祖禄杨桂棠金志清梁明韩雅玲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抗凝治疗利伐沙班
射频导管消融360例儿童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射频导管消融360例儿童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2月360例因心律失常在我院接受射频导管消融的儿童患者360(男213例、女147)例,年龄15个月-14(10±3)岁,平均体质量34kg。结果急性期消融成功率98.9%(356/360例),4例消融失败。360例患者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08例,占85.6%,307例(99.7%)患者消融成功,其中隐匿性房室旁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21例、显性旁路(预激综合征)8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05例;室性心律失常42例,其中室性早搏15例(均消融成功),27例室性心动过速(其中4例并发结构性心脏病,25例消融成功);房性心律失常10例(9例消融成功,其中典型心房扑动3例,不典型心房扑动1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6例)。所有患儿围术期均未出现明重要并发症。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随访期复发率为2.2%(8/356例),其中6例经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有适应证的心律失常儿童安全有效。
金志清王祖禄孙鸣宇梁延春梁明丁明英韩雅玲
关键词:心律失常儿童射频导管消融
上腔静脉起源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及导管消融治疗效果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SVC)起源房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策略。方法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消融证实起源于SVC房性心律失常共14例,在传统或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结合SVC造影确定最早激动点或起源部位,局灶性消融或节段性/环状消融电隔离SVC。结果 5例房性心动过速(AT)在SVC内标测到最早激动点,局灶性消融成功;9例SVC起源房性早搏(PAC)伴发心房颤动(AF)患者经节段性或环状消融电隔离SVC成功。3例术中SVC电隔离后出现SVC自律电活动。结论 SVC起源房性心律失常有特征性的心内电生理特点,消融时应注意识别AT或PAC。可通过局灶性或阶段性/环形电隔离SVC消融成功。
韩魏王祖禄梁明杨桂棠金志清孙鸣宇韩雅玲
关键词:上腔静脉房性射频导管消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