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DQ013)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亚春曾生元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粳稻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组成及其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淀粉的组成和结构是决定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利用17个淀粉合成相关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鉴定67个粳稻品种的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籼粳来源,表明67个品种均带粳型Wx基因,GBSSⅡ、SSⅡ-2和SSⅣ-1位点没有发生重组,其他13个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位点有籼型等位基因的渗入,渗入频率1.49%-46.27%,其中SSI籼型等位基因渗入到粳稻品种中最高;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有7个基因对10个淀粉理化指标有效应,其中Isa对PKV、BDV、CSV、SBV和PeT有效应,其他基因只对1~4个性状有明显的遗传效应。说明在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位点上籼粳等住基因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具有不同的遗传功能,为水稻优质品种培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 陈峰张正球李华东徐建第高洁刘奇华周起先朱文银
- 关键词:水稻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淀粉理化特性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圣稻13和圣稻14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圣稻13、圣稻14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粳稻新品种及新种质。【方法】以感病品种圣稻13、圣稻14为受体,以抗病品种镇稻88及高代抗病品系圣稻519为抗条纹叶枯病基因供体,采用自交改良和回交改良2种方法,利用与Stv-bi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H11-8、H11-12和H21进行辅助选择,结合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分析,将Stv-bi(或其等位基因)转移到圣稻13、圣稻14品种中,培育抗条纹叶枯病品种。【结果】通过2个自交混选群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多份稳定抗条纹叶枯病材料;通过回交改良,获得携带Stv-bi的圣稻13回交稳定品系E01、E13、R107等6个。【结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显著提高选择效率和准确性,建立了抗条纹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为今后开展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 陈峰张士永朱文银曾生元杨亚春袁守江杨连群
-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几个水稻品种的耐盐性鉴定试验被引量:7
- 2011年
- 选用不同类型和地区的6个水稻品种在大田条件下人工加盐进行品种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可能的耐盐能力为IR36
- 孙公臣赵庆雷陈峰张士永朱文银朱其松杨连群
- 关键词:水稻耐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