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262)
-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3
- 相关作者:徐琳瑜杨志峰周晓萃靳玮卫晋晋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的低碳模式优化研究被引量:30
- 2012年
- 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重要的人为碳排放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的低碳模式制定方法,通过对不同垃圾末端处理工艺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潜值与资源化率的评价,进行处理情景设计与分析,识别出生活垃圾处理低碳发展的调控措施,并结合约束条件下的定量优化,得到生活垃圾低碳优化处理模式.最后,以北京市为案例点,针对主要调控因子设计不同无害化处理比例的3种情景并开展以上3方面评价.结果表明,垃圾低碳优化处理的措施为降低填埋比例,同时提高堆肥和焚烧比例;垃圾低碳优化处理模式为填埋、焚烧与堆肥的利用比例是23%:25%:52%.
- 周晓萃徐琳瑜杨志峰
- 关键词:温室气体资源化率
- 面向生态城市建设的垃圾处理规划研究
- 城市垃圾处理关乎每一个市民的环境利益,是城市重要的环境民生问题与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居民的道德修养程度,也是一个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的标志。本文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提出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垃圾处理规划制定的原则...
- 周晓萃肖泳
-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命周期
- 文献传递
- 基于生态足迹评价的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方案优选被引量:2
- 2009年
- 通州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也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需要对其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通州区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设定三种方案,并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各方案进行评价。分别利用2000年、2002年、2004年的等量因子计算三种设定方案的生态足迹,结果均表明方案Ⅱ的生态赤字最小,是三种设定方案中的最佳方案。而采用2002年的等量因子时,即将不同土地类型的生产力比值保持在2002年的水平,未来通州区的生态赤字最小。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得,通州区的发展必须大量引入区外的资源和能源,同时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才能使通州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 卫晋晋徐琳瑜
- 关键词:生态足迹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法
- 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应用被引量:9
- 2010年
- 适度的人口规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人口研究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本文提出一种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基于不同城市发展情景下资源要素供给状况与城市人口需求特征,计算供需关系共同制约下的适度人口规模.以北京市通州新城为案例应用该模型,结果表明,综合决策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影响要素,通州新城到2020年适度人口规模约为75~78万,规划期内就业、社会保障、供水、住房为约束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
- 靳玮徐琳瑜杨志峰
- 关键词:适度人口规模多目标决策城市
- 城市生活垃圾生命周期分析及处理规划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生活垃圾处理规划是城市环境规划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垃圾管理提供行动依据。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基于生活垃圾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环境影响分析和资源化率核算,提出北京市生活垃圾优化处理框架,并纳入垃圾处理规划体系。结果表明规划方案优化了垃圾处理系统,环境影响可降低22%,资源化率可提高60%。
- 周晓萃徐琳瑜杨志峰
- 关键词:生活垃圾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