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ZONGHE006)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江小角张爱萍张小坡刘平平樊程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社科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清代徽州族谱中张廷玉、汪由敦佚文述略
- 2012年
- 清代徽州族谱中的张廷玉佚文一篇、汪由敦佚文二篇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张廷玉为济阳江氏作谱序,反映其史学观。汪由敦所作谱序一篇,反映其谱学观,并记述了相关宗族人物行迹;所作胡集行状一篇,反映徽商对宗族及社会的参与及控制。
- 江小角
- 关键词:汪由敦族谱佚文
- 明清徽州村社运作与宗族关系初探被引量:5
- 2014年
- 在传统徽州社会,社的崇拜与祭祀非常兴盛,隋唐以前社就零星出现,宋元时期开始普遍设社,明清达于极盛。明清时期徽州的社有两大系统,分别是官方祀典体系下的社稷与明初配合里甲制度推行的里社。徽州聚族而居的传统决定了社与宗族的关系非常密切,既有单一宗族所建的祖社,亦有多姓共同举办的村社,而由多姓共建的村社有一部分在运作过程中逐渐归于单姓控制。村社的经费主要分为银和田两种形态,在日常运作中,采取了社首轮值制,由当值社首负责春秋二祭的举办。为保证社祭的顺利进行,众多村社还制定了严格的社规,对全体成员形成约束力。通过探讨村社的运作,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层面考察明清徽州宗族及地方社会。
- 张小坡
- 关键词:宗族村社徽学
- 明清徽州中下层妇女的日常经济劳作空间考被引量:1
- 2012年
- 妇女的经济活动反映了她们的经济劳作空间。明清徽州中下层妇女在宗族罔顾,家中无依的环境下,选择踏出闺闱,走出小家庭的范畴,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在家中她们纺棉织布,豢鸡豕,事灌园以补贴家用,在田间她们耰锄业茶以收获口粮,有些妇女还运用自己的技能资本从事小本商业运作以获得收入或出卖劳力获取薪资。
- 刘平平
- 继嗣与继产:明清以来徽州宗族的族内过继被引量:8
- 2012年
- 族内过继是明清以来徽州社会延续宗族世系的主流做法,虽然也存在异姓继承方式,但仅是少数家庭的选择。徽州宗族在遵循国家法的前提下,从继子的人选到如何上谱书写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并载入族规家法以为定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族内过继行为。现存徽州过继文书具有丰富的内容,再现了族内过继的具体实态,而过继文书的订立,意味着过继得到了宗族的承认,继子获得了合法地位,宗族也试图通过文书把继子应享有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规定下来,以避免当事人日后产生纠纷,我们从中能够看到徽州宗族对乡村社会控制权的不断强化。
- 张爱萍
- 关键词:宗族财产权
- 孝文化对徽州宗族的影响——以歙县棠樾鲍氏宗族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徽州歙县棠樾鲍氏宗族是以"慈孝"闻名的望族,孝文化维系着鲍氏宗族的繁衍与发展。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外出经商的宗族子弟大量出现,鲍氏宗族更加重视对孝道的践行,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促进了宗族孝文化的传承与兴盛。徽州歙县棠樾鲍氏宗族作为典型案例,可以概括出其与孝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孝文化对徽州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樊程
- 关键词:宗族
- 明清徽州刻工的生存考察被引量:1
- 2014年
- 明清时期徽州刻工数量大,成就高。刻工的工价在明代基本呈现下降趋势,清中前期较高,清末物价上涨而工价未变。徽州刻工大体上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难以通过手艺改变生存状态。明清时期徽州刻工无法获得合理的报酬来进行雕版印刷术的技术改进,对科技的发明激励不足,是导致"李约瑟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同时中西社会在中世纪后亦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 张秀玉
- 关键词:刻工工价
- 清代徽州宗族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及其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清代徽州,教育发达,文化繁荣,商业兴旺,经济昌盛,是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达繁荣的一个典型地区。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徽州地区有上千年的文化教育传统,从宗族内部到社会各界,都把发展教育和人才培养,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去认识,善于从制度、管理和投入上重视人才培养。徽州宗族注重人才培养,源于振兴宗族、立身社会、光宗耀祖的目的,但在实际过程中,收到了益于自身、功在宗族、惠及社会、利被后世的作用。清代徽州在人才培养与使用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学界研究与思考。
- 江小角
- 关键词:清代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