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QNZT196)
- 作品数:3 被引量:110H指数:3
- 相关作者:彭远春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结构制约被引量:33
- 2013年
- 基于社会行动论等理论与相关研究经验,构筑出环境行为的结构制约模型,以探究阶层地位、地区差异与环境信息获取对环境行为的制约作用。研究发现,环境行为的结构制约模型大体得以验证,碎片化的阶层状况、环境保护欠缺阶层基础以及趋中化的阶层认同等使得阶层地位假设只得到部分验证;城市差异假设得以验证而区域差异假设未获支持则反映出污染驱动论解释的局限性;环境信息获取直接影响环境行为的同时,亦起着较为重要的中介作用;制约私域环境行为与公域环境行为的具体因素有所不同,且结构性因素更能解释私域环境行为。进而提出采用多元方式收集分析纵贯资料、比较城乡居民环境行为以及将心理性因素与更广结构性因素结合起来探讨不同类别的环境行为以推进既有研究。
- 彭远春
- 关键词:环境行为阶层地位
- 我国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如何测量社会建设水平,判断社会政策的影响与作用,愈发重要且紧迫。文章在准确理解社会建设核心内涵与关键任务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以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初步构建出社会建设指标体系。
- 彭远春
- 关键词:社会建设指标体系
- 国外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述评被引量:80
- 2013年
- 基于心理性因素与内外因素相结合的视角对国外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加以梳理,发现大多数研究认为环境行为是在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下做出的契合自身实际的选择,其对改善环境状况与提升环境质量有着积极正向作用,并将环境态度/环境关心视为关键变量,以揭示实施环境行为复杂的内在过程与心理机制;大多数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某一时点的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等高级统计方法着重探究自我报告的一般意义或某类具体环境行为。其相对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变迁、制度政策变化、阶层分化、地区差异、信息分割等外在结构性因素对环境心理的可能塑造及其对环境行为的动态影响,进而提出在准确厘定环境行为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群体成员或社区居民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法、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多元研究方式长期追踪收集纵向数据或资料,以及将心理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结合起来探讨不同类别的环境行为,有助于突破既有研究的心理学局限与行为决定论桎梏,且切实反映环境行为的历时性变化与动态性影响。
- 彭远春
- 关键词:环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