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2-3023)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宇清李勇杰张晓华马凯胡永生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手术治疗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手术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23例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按照病因分成两组,A组原发性患者10例,B组继发性患者13例。采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对比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A组患者均得到治愈。B组患者平均改善率43.8%,个体间疗效差别较大。结论立体定性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手术是治疗书写痉挛的有效手段。继发性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手术疗效取决于脑功能损害的广泛程度,有无病灶不一定是手术预后的指标。
- 张宇清李勇杰张晓华
- 关键词:立体定向技术
- 成人型肌张力障碍的手术治疗(附16例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手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成人型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6例成人型肌张力障碍病人按受累部位分成3组:A组:书写痉挛,12例;B组:节段性肌张力障碍,3例,A、B组采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手术治疗;C组:痉挛性斜颈,1例,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并根据颈部痉挛肌群肌电活动强度,进行脑深部电刺激参数的调整。随访1年,观察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A组均治愈;B组平均改善率59.7%;C组在肌电监测之前,临床改善率为23.1%,根据肌电活动强度调整双侧脑深部电极刺激参数后临床改善率为67.3%。结论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手术是治疗书写痉挛的有效手段。肌电活动强度是设定和调整脑深部电刺激参数的量化指标,可以缩短反复调整的时间,减少电池耗费。
- 张宇清李勇杰李建宇朱宏伟马凯
- 关键词:立体定位技术肌电描记术斜颈
- 继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采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和核团毁损加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兼有锥体系统损害的继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手术疗效。方法1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12例,单纯采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手术治疗;b组6例,采用核团毁损加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随访3个月,观察并对比术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单纯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核团毁损手术加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使病人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提高。结论联合采用核团毁损手术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兼有锥体系统损害的继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病人近期疗效较好。
- 张宇清李勇杰石长青张晓华
- 关键词:脊神经根切断术立体定位技术
- 混合性脑瘫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加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混合性脑瘫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例混合性脑瘫病人行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内侧部(Gpi,3例)或丘脑底核(STN,3例)毁损,加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L2~S1 5例,C5~C8 1例),手术同期进行2例,间隔约2周后分期进行4例。随访24个月,观察手术肢体痉挛、肌张力障碍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6例病人Ashworth痉挛评分及Fahn肌张力障碍评分降低,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加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混合性脑瘫疗效可靠。
- 张晓华李勇杰胡永生张宇清马凯
- 关键词:脑性瘫痪放射外科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 非痉挛型脑瘫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附16例报告)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非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6例非痉挛型脑瘫病人分成三组:A组为肌张力障碍型,11例;B组为肌张力障碍合并震颤型,3例;C组为共济失调合并震颤型,2例。采用通用DT评分量表(GPS)评估病肢功能。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估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肌张力障碍改善率为0~58.3%,平均17.1%;B组肌张力障碍改善率6.7%~25.0%,震颤改善率66.7%~75.0%;C组共济失调无明显变化,震颤改善率12.5%~25.0%。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治疗肌张力障碍型及震颤型脑瘫的可选择手段。
- 张宇清李勇杰胡永生张国君庄平
- 关键词:立体定位技术深部脑刺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