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60009)
- 作品数:23 被引量:371H指数:9
- 相关作者:苏文华张光飞李鹂黄衡宇龙华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吉首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湖北双蝴蝶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英文)
- 2010年
- 首次报道了湖北双蝴蝶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主要结果如下: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异型起源,属腺质型绒毡层,药隔处的绒毡层细胞形成类胎座,其余部位的绒毡层细胞仍为一层细胞;花药成熟时,药室内壁纤维状加厚且柱状伸长,表皮细胞减缩退化,纤维状加厚不明显。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主要为四面体形,少数为十字交叉形;成熟花粉多为2-细胞型,偶见3-细胞型,具三萌发孔。
- 黄衡宇龙华易婷婷李鹂
- 关键词:小孢子雄配子体龙胆科
- 植物药材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80
- 2005年
- 许多植物药的活性成分是其所含的次生代谢物质,人工种植时其产量取决于初生产物的积累,质量取决于次生产物的积累。药材质量及有效性的基础是植物的次生代谢。次生代谢物质的产生是发育程度、组织分化及外界刺激因素通过影响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而控制。对次生代谢产物在植株体内形成和积累的诱导有不同的诱导机制假说。但都认为环境胁迫时,次生代谢产物数量增加。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与生长环境条件需求方面存在矛盾,是药用植物种植的难题。
- 苏文华张光飞李秀华欧晓昆1
- 关键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
- 獐牙菜的组织培养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针对獐牙菜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系统地探讨了通过组织培养为手段进行人工繁殖的方法。方法将种子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待其长成小苗后分别取其不带芽茎段、叶和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的激素配比,改变培养方式。结果在所有的实验方案中,不带芽茎段是理想的外植体材料。较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BA 0.5 mg/L+蔗糖3.0%,增殖培养基为MS+BA 0.5 mg/L+IBA 0.1 mg/L+蔗糖3.0%,而根的诱导则是在1/2MS+NAA 0.5 mg/L+1.5%蔗糖的培养基上进行。结论采用组织培养方式可进行獐牙菜的快速繁殖,为确保这一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 龙华胡雪峰黄衡宇
- 关键词:獐牙菜愈伤组织不定芽
- 大气二氧化碳倍增对短葶飞蓬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通过对人工倍增CO2浓度(800±100)μmol·mol-1与正常CO2浓度(400±25)μmol·mol-1条件下短葶飞蓬植株生物量、体内灯盏乙素和总咖啡酸酯含量及产量的比较,探讨了CO2浓度升高对药用植物短葶飞蓬生物量、有效成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条件下,短葶飞蓬植株生物量增加了22%;总咖啡酸酯及灯盏乙素含量分别增加23%和26%,产量分别增加37.6%和45.3%.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及有效成分含量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不同.在CO2浓度倍增条件下,短葶飞蓬植株含氮量减少47.2%,与次生代谢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呈反比,符合"碳素/营养平衡假说";植株生物量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呈正相关,植株生长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之间没有表现出权衡关系.说明合理施用CO2是可实现短葶飞蓬的优质高产.
- 李秀华苏文华周鸿张光飞
- 关键词:灯盏花生物量黄酮
- 短葶飞蓬黄酮及咖啡酸酯的含量与土壤氮供应量的关系被引量:15
- 2009年
- 通过对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不同产地的44个种群植株的总黄酮、灯盏乙素和总咖啡酸酯含量与产地土壤全氮(N)和速效N含量的相关分析,探讨了产地间土壤N含量变化在药用植物短葶飞蓬植株次生代谢有效成分含量变化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土壤全N含量与种群植株中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0.391,p<0.01),而与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关系不显著;土壤速效N含量与种群植株中总黄酮(r=–0.528,p<0.01)、灯盏乙素(r=–0.490,p<0.01)和总咖啡酸酯含量(r=–0.471,p<0.01)都表现出更高的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全部44个种群中,有效N供应量变化只能解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17%~30%的变化。非石灰土壤与石灰土壤的种群分开进行线性回归,可解释总黄酮含量产地间约80%的变化,以及灯盏乙素和总咖啡酸酯含量约60%的变化。植株总黄酮、灯盏乙素和总咖啡酸酯含量都与植株含N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土壤丰富的有效N供应不利于黄酮和咖啡酸酯的合成积累,与"碳素/营养平衡假说"的预测一致;土壤有效N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会受到植物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不同产地的短葶飞蓬的黄酮等酚类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可能是产地间不同的土壤N供应量和其他生态因子及遗传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 苏文华张光飞周鸿张亚妮
- 关键词:灯盏花土壤氮次生代谢产物黄酮
- 三倍体短葶飞蓬的发现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被引量:7
- 2007年
- 对云南省野生居群的短葶飞蓬有丝分裂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研究。在云南省大理苍山、腾冲杨家坪的二倍体野生居群中,发现有三倍体个体的存在。苍山居群的两种核型分别为2n=2x=18=4m+10sm+4st,2n=3x=27=6m+12sm+9st;杨家坪居群的两种核型分别为2n=2x=18=6m+10sm+2st,2n=3x=27=3m+15sm+9st。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表型的分析,认为短葶飞蓬可以采取多倍体育种方式获得更优良的品种。
- 李鹂党承林黄瑞复
- 关键词:核型三倍体育种
- 短葶飞蓬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的空间变化被引量:4
- 2010年
- 依据嵌套分层设计原理制定野外调查取样方案,以药用资源植物短葶飞蓬不同产地93个自然种群310份植株样品的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含量的嵌套方差分析,探讨次生代谢有效成分含量在产区间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短葶飞蓬有效成分含量存在空间差异,最低含量产区的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分别只是最高含量产区的52.1%和41.8%,但不与产地间的空间距离远近完全一致;同一产地短葶飞蓬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有一定的年际差异,但高含量产地与低含量产地是相对稳定的;作为优质药材的基本产地单元,自然地理区划单元比行政区划单元更科学;短葶飞蓬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与植株含N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符合"碳/氮营养平衡假说"的预测,但植株含N量的变化只能解释短葶飞蓬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不同产区间约30%的变异。植物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空间变化是药用植物地区间遗传变异和生长地环境生态因子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用自然地理区划单元为产地单元更客观。确定药材的"优质产地"可作为保障药材有效性的科学管理途径之一。
- 苏文华张光飞周鸿闫海忠周睿
- 獐牙菜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英文)被引量:3
- 2010年
- 用石蜡切片法对獐牙菜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首次观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基本型;绒毡层异型起源,属于腺质型绒毡层,药室内具有的退化绒毡层核是早期该层细胞有丝分裂凸入药室中央并原位退化形成的;中层细胞2层;药室内壁同表皮同时宿存,细胞柱状伸长,纤维状加厚。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主要为四面体形,少数为左右对称形和十字交叉形;成熟花粉多为2-细胞类型,偶见3-细胞型,具三萌发孔。
- 黄衡宇龙华易婷婷李鹂
- 关键词:獐牙菜小孢子雄配子体
- 氮、磷和钾肥对灯盏花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N、P和K肥在植物生物量和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中的影响作用,揭示药用植物生物量积累与次生代谢有效成分积累的关系,为建立合理的施用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尿素、磷酸和氯化钾3种N、P和K肥按正交设计组成3因素3水平的9个处理组合。用盆栽法比较灯盏花开花植株的生物量、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的量。结果生物量适宜高N、P和K施肥量组合,有效成分量则偏向低施肥量组合。3肥素中,N作用最强,对生物量积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有效成分积累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有效成分产量的作用不显著。P对有效成分量的作用高于K,但对生物量的影响低于K。K对有效成分产量的作用最大。结论N、P和K施肥提高灯盏花药材生物产量时将会导致黄酮等次生代谢有效成分量下降,但可提高其产量。
- 苏文华张光飞王泽明周鸿
- 关键词:生物量黄酮
- 浅谈药用植物人工种植中产量与质量的关系
-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变及人们对中药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许多中药资源的枯竭。药用植物与非药用植物形态上的相似,收购时不易区分,使药材有时难免鱼龙混杂,中药材质量很难以稳定。随着社会对药材需求的逐步扩大,无论从...
- 苏文华张光飞李秀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