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539)
-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志军朱磊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EPR和NMR自旋标记法研究部分折叠蛋白质构象被引量:1
- 2011年
- 部分折叠蛋白质的特征是在溶液中有部分二级结构,但是三级结构接触比较松散或者较少,其意义可能是蛋白质折叠过程的中间态,或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利用EPR和NMR波谱可以表征其构象特征,从而构建其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以及构象变化的结构模型.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点突变技术可以在蛋白质主链上插入1个或2个半胱氨酸残基,然后把顺磁自旋标记物特异地共价结合在半胱氨酸的侧链巯基上来制备自旋标记样品.位点特异性自旋标记电子顺磁共振(SDSL-EPR)波谱是通过测定2个自旋标记间的偶极相互作用,从而推测2个硝基氧自由基间的距离.核磁共振(NMR)波谱则是通过测定单个自旋标记中心对周围原子核驰豫效应增强(PRE)的效应,推测出顺磁中心相对于周围原子核的距离.连续波EPR和NMR自旋标记方法可以测定2.5nm左右的偶极相互作用距离,属于长程的距离约束,这对于确定部分折叠蛋白质的构象至关重要.该文将就蛋白质部分折叠态研究的生物学意义,自旋标记方法以及EPR和NMR方法研究其构象特征举例描述.
- 朱磊刘志军
- 关键词: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