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52018)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金云苏凤王海波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后现代的反战呐喊:保罗·奥斯特小说《黑暗中的人》读解
- 2014年
- 分析认为,奥斯特在小说《黑暗中的人》中,运用元小说和蒙太奇的后现代叙事方法,通过欧格斯特一家的遭遇,言说战争给人们的心灵造成的难以愈合的创伤,反映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小说在给读者带来文学审美愉悦的同时,启发他们更深入地思考战争的荒诞本质。
- 王海波
-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后现代反战
- 传记电影《乔布斯》与消费时代被引量:1
- 2015年
- 消费时代的传记电影无论从对传主身份的选择还是对传主"全方位"消费的特性来看都表现出与传统电影有诸多不同。观众寻求的是传记电影带来的观演"盛宴",而就传记类电影创作者来说,要考虑的除了电影本身的艺术呈现外,还需考虑市场。因而如何把握观众的关切,如何对传主一生的精彩故事进行取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进行"艺术性虚构",都值得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乔布斯》(2013)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
- 苏凤
- 关键词:传记电影
- 凝视中的暴力——保罗·奥斯特《纽约三部曲》读解被引量:1
- 2015年
- 保罗·奥斯特在小说《纽约三部曲》中,设置了三个凝视结构,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示了主人公们虚构理想自我、又在理想自我的凝视之下摧毁现实自我的过程,形象地阐明了凝视所蕴含的暴力的运作机制,并揭示了凝视的暴力给主体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悲剧。
- 李金云
- 关键词:凝视理想自我暴力《纽约三部曲》保罗·奥斯特
- 论奥斯特《偶然的音乐》的叙事艺术被引量:2
- 2014年
- 流浪汉小说与希腊悲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类型,前者强调了偶然事件对生活的主导作用,后者凸显了命运的绝对主宰。保罗·奥斯特在小说《偶然的音乐》中分别采用这两种叙事,揭示出生活中的偶然实际上取决于命运,现代美国社会中人们的命运已经具体化为金钱,金钱更意味着权力,在权力与金钱的共谋中,以主人公奈施为代表的现代美国人所追求的自由只不过是一种幻象。
- 李金云
-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
- 奥斯特《玻璃城》的语言与主体性问题探析
- 2013年
- 20世纪西方哲学与文论的语言学转向确立了语言的本体地位,一些理论家从语言角度来探究主体性的真相。奥斯特在小说《玻璃城》中,通过作家奎恩对斯迪尔曼一案的侦查研究以及他自身身份的嬗变,具体探讨了语言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语言是透明的表征工具,人是绝对的理性主体;语言是独立的本体存在,主体性是语言的建构;语言是无确定意义的能指游戏,主体性不复存在。奥斯特以讲故事的方式形象地诠释了西方哲学与文论对语言与主体性的认识发展历程。
- 李金云
-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语言主体性
- 论奥斯特《密室中的旅行》的元小说叙事策略被引量:4
- 2012年
- 奥斯特在小说《密室中的旅行》中采用了多种元小说叙事策略:展示小说的构造过程,揭示其虚构性;戏仿传统侦探小说,颠覆其成规;模糊虚构与现实的界限,探讨现实世界的语言构成性。元小说策略的运用表达了奥斯特对后现代小说和世界的基本看法。
- 李金云
-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元小说戏仿
- 《幽灵》中的自我与他者
- 2015年
- 奥斯特在小说《幽灵》中通过具体描写侦探布鲁对布莱克的监视过程,以形象的方式揭示了西方近现代哲学关于自我与他者间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自我的绝对主体地位与他者的缺席、自我的相对主体地位与他者的浮现、自我主体地位的萎缩与他者的扩张,并指出当自我无法认知、无法同化他者时,便会诉诸暴力;自我对他者的谋杀是西方主体哲学发展的必然。
- 李金云
- 关键词:奥斯特自我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