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449)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庆凯张丽娟杜金哲孙金兰邹继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豆与灰斑病菌互作中大豆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
- 2006年
- 在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与灰斑病菌互作中,通过测定叶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了灰斑病菌的侵染对大豆叶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和灰斑病菌的组合不同,丙二醛含量变化的规律也不同,抗病品种接种致病力强的1号、7号和6号生理小种后,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均比对照高,而接种其它生理小种后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均比对照降低。但是,感病品种接种灰斑病菌后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均比对照植株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很大。
- 张丽娟杜金哲杨庆凯孙金兰
-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菌脂质过氧化丙二醛
-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3
- 2006年
- 分析了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多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比对照增加;而感病品种接种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对照下降。这表明多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活性的大小与大豆抗病性成正相关,可以作为大豆品种抗性鉴定的一个重要生理生化指标。
- 张丽娟杜金哲杨庆凯
-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菌多酚氧化酶
- 大豆抗病基因定位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0年
- 综述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在大豆疫霉根腐病、细菌性斑点病、花叶病毒病、灰斑病、孢囊线虫、瘁死综合症等病害抗病基因定位中的最新进展 。
- 邹继军杨庆凯
- 关键词:大豆抗病基因定位分子标记
-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2
- 2003年
- 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分别将灰斑病菌接种在5个不同抗性的大豆叶片上,分析了接种后不同时期大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理小种和供试品种组合不同,SOD的活性变化规律不同;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接种后时间的推移,抗感品种的SOD活性的变化呈曲线上下波动,这种曲线体现了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SOD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因此,认为接种灰斑病菌10个生理小种后大豆叶片中SOD活性的变化是大豆对灰斑病侵染后产生的一种普遍性反应,有利于提高大豆的抗病性;但不宜作为抗性鉴定的指标。
- 张丽娟王珏杨庆凯孙金兰
- 关键词:灰斑病灰斑病菌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抗病性人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