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90097)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林楠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全球失衡美元汇率动态下人民币汇率改革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伴随着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增强,国内外各界对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普遍给予极大热情和广泛关注。后美元时代全球失衡并存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如何从战略层面抵消美元束缚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全球失衡美元汇率动态出发,对美元贬值服务于美元自身立场进行了分析,结合人民币汇率的经验事实与相关观点辨析,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林楠
- 关键词:汇率动态人民币汇率
- 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前,我国证券行业所处的产业周期与国内经济周期的发展现状不相匹配,也和国外证券公司的实践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面看这种情况是受各种外部环境变化的因素影响,但其实质却是国内证券公司过度依赖单一的传统经纪业务通道服务的盈利模式造成的。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现有盈利模式已经受到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证券行业必须构建一种适合经营环境变化和时代发展特点的新型盈利模式,以避免市场环境变化带给证券公司的过分冲击,帮助证券公司形成持续盈利的能力。
- 刘鹤翚
- 关键词:证券公司经营环境
-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与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从均衡名义汇率入手,构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回溯—前瞻"分析框架,从外汇市场微观主体行为分析出发,揭示均衡条件下货币供给流动性与人民币名义汇率之间的稳定关联,进而测算中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涉外经济微观行为的宏观条件,尝试结合相对于均衡名义汇率的汇率失调及人民币汇率风险溢价,进行本外币政策协调性的量化评估。实证分析表明近期人民币名义汇率已接近均衡,但本外币政策协调较为迫切。后危机时代美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冲击下,应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相互协调,以加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而非追求现实汇率接近均衡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 王爱俭林楠
- 关键词:汇率失调人民币国际化
-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动态下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文章以汇率超调模型及其拓展为基础,突出货币供求(Ms-Md)与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总供求(AS-AD)关联运行的作用机理,结合非线性宏观金融理论在货币供需分析中引入可交易金融资产,在资本管制货币扩张下,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动态进行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突出指示器变量的作用,为人民币汇率动态提供经验支持。通过建立指示器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在货币需求方程的协整分析基础上,反解出货币供求均衡条件下所形成与宏观经济总供求相合意的名义汇率,即把反映宏观经济总供求运行的均衡货币因素代入指示器指标之间OLS关系中,反解出均衡水平下的合意名义汇率,结果表明从自身而言,人民币不具备升值诉求。
- 林楠
-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资本账户管制货币政策
- 汇率动态与总供求视角下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被引量:1
- 2013年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总供求分析框架,分析微观行为优化的宏观货币汇率条件,引入国内外相对货币结构差异因素,对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拓展分析,进而对中国经济转型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实际汇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协整检验和动态回归。在本文分析框架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并不严重,结合协整和动态回归分析,进入2011年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为此应审慎升值。
- 林楠
- 关键词:汇率动态均衡实际汇率
-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美元估值效应与人民币汇率政策被引量:1
- 2013年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国际货币体系弊端。本文从"三元悖论"视角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美元本位加快向多极化体系的过渡。基于两国模型投资组合权重微观行为分析,对汇率波动与储备资产竞争等宏观经济条件进行了研究。结合美元汇率估值效应的经验事实与人民币汇率相关观点辨析,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 林楠
-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估值效应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