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5014)

作品数:5 被引量:72H指数:4
相关作者:郑德志王黎钦古乐陈观慈宋宝玉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圆柱滚子
  • 2篇圆柱滚子轴承
  • 2篇轴承
  • 2篇滚子
  • 2篇滚子轴承
  • 2篇高速圆柱滚子...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硅
  • 1篇氮化硅陶瓷
  • 1篇电液
  • 1篇电液伺服
  • 1篇电液伺服系统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直驱式电液伺...
  • 1篇伺服
  • 1篇伺服系统
  • 1篇陶瓷
  • 1篇配副
  • 1篇热源
  • 1篇轴承钢

机构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3篇古乐
  • 3篇王黎钦
  • 3篇郑德志
  • 2篇宋宝玉
  • 2篇陈观慈
  • 1篇齐毓霖
  • 1篇李柏松
  • 1篇唐梓力
  • 1篇石晶合
  • 1篇杨清香
  • 1篇郝明晖
  • 1篇郝双晖

传媒

  • 2篇润滑与密封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压力流量复合控制被引量:7
2011年
为实现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优化的压力流量复合控制,建立了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流量和压力控制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压力差切换参数的恒压力限流量控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压力流量切换控制方式进行修正。这种复合控制在满足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积分及死区调节,两种控制方式均可使压力流量平稳切换,系统对执行机构及负载参数变化的敏感性降低,系统响应性能得到提高。这些结果证实所提出方法的效果。
郝双晖石晶合郝明晖宋宝玉唐梓力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
液氮介质中Si_3N_4/9Cr18配副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超低温介质中工作的轴承由于不能采用润滑油或脂润滑,其球环材料配副摩擦磨损特性将对轴承的工作性能产生很大影响。采用球盘点接触形式,在5 N载荷和0.4 m/s相对滑动速度下试验研究了超低温全钢轴承和混合式轴承中9Cr18/9Cr18和Si3N4/9Cr18两种球环配副在常温干摩擦和液氮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9Cr18/9Cr18配副在低温下由于粘着趋势减弱而使摩擦因数和磨损均低于常温下。Si3N4/9Cr18配副在低温介质中由于试件表面吸附、氧化和摩擦化学反应受到抑制使摩擦因数高于常温下,同样由于无摩擦化学磨损发生,而只是以脆性断裂为主,其磨损低于常温下。Si3N4/9Cr18在常温下摩擦因数低于9Cr18/9Cr18配副,而在低温下则高于9Cr18/9Cr18配副。2种环境中陶瓷/钢配副的磨损均小于相应条件下钢/钢配副的磨损。
古乐王黎钦郑德志李柏松
关键词:氮化硅陶瓷轴承钢
高速圆柱滚子轴承工作温度研究被引量:47
2008年
将滚子与套圈滚道摩擦生热视为移动热源,建立了高速圆柱滚子轴承温度场计算模型;使用ANSYS的APDL语言发展了轴承工作温度分析的参数化程序,输入热流密度等边界条件,程序能够自动建模精确的分析高速圆柱滚子轴承工作温度.以一个型号轴承为例,分析了不同工况参数对轴承工作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轴承内圈转速、径向载荷和润滑油入口油温对轴承工作温度影响显著.
王黎钦陈观慈古乐郑德志
关键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圆柱滚子轴承工作温度
高速圆柱滚子轴承生热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通过对高速圆柱滚子轴承拟静力学和生热的分析,编制了高速圆柱滚子轴承生热分析程序,对圆柱滚子轴承内部各热源分别进行生热分析,得到滚子轴承各个单元间的局部生热和轴承总生热。以一个型号轴承为例,分析了转速、载荷等多种工况参数对轴承局部生热和总生热的影响,结果显示内圈转速、径向载荷以及润滑油的入口油温对轴承生热的影响较大。轴承的生热分析为轴承的三维温度场分析、润滑油参数的选择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黎钦陈观慈古乐郑德志
关键词:圆柱滚子轴承热源
磷酸酯合成油在高压下的固化现象及分析
2012年
采用超高压毛细管黏度计考察了磷酸酯合成油和常压下黏度与之相近的合成油A及合成油B的压黏关系,并进行了磷酸酯合成油在高压下固化现象的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固化前后的磷酸酯合成油进行了分析,并从机械力化学角度分析了产生固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磷酸酯合成油的压黏关系上升速度远大于合成油A和B;固化后,磷酸酯的物理状态由液态变成"玻璃态",颜色由透明色变成乳白色;磷酸酯合成油发生了氧化反应,分子量增大;磷酸酯合成油经高压高剪切速率作用后,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机械力作用导致较长分子链断裂,形成大分子自由基,具有很高活性的大分子自由基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
宋宝玉杨清香齐毓霖
关键词:合成油机械力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