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22404)

作品数:14 被引量:144H指数:7
相关作者:丁云杰罗洪原陈维苗林励吾尹红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催化
  • 11篇催化剂
  • 6篇加氢
  • 5篇
  • 5篇CO加氢
  • 4篇低碳醇
  • 4篇碳醇
  • 3篇氧化合物
  • 3篇一氧化碳
  • 3篇化合物
  • 3篇甲醇
  • 3篇含氧
  • 3篇含氧化合物
  • 3篇合成气
  • 3篇负载型
  • 3篇负载型催化剂
  • 2篇脱附
  • 2篇助剂
  • 2篇铑基催化剂
  • 2篇甲醇合成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山...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8篇罗洪原
  • 8篇丁云杰
  • 5篇孙予罕
  • 5篇陈维苗
  • 5篇李文怀
  • 5篇杨成
  • 4篇尹红梅
  • 4篇王涛
  • 4篇林励吾
  • 3篇潘振栋
  • 3篇林明桂
  • 3篇魏伟
  • 3篇何代平
  • 2篇李德宝
  • 2篇朱何俊
  • 2篇齐会杰
  • 2篇严丽
  • 2篇熊建民
  • 2篇钟炳
  • 2篇何鸣元

传媒

  • 6篇Chines...
  • 3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石油化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天然气化工—...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成气制C2含氧化物的Rh-Mn-Li-Fe/SiO2催化剂的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Rh-Mn-Li-Fe/SiO2是合成C2含氧化合物的性能优异的一种催化剂.载体SiO2来源的优化研究发现,纯度较高、孔径较大的硅胶制备的催化剂性能较好.催化剂铑负载量的优化研究表明,1%~2%Rh负载量的催化剂具有催化生成C2含氧化合物的最高效率.
罗洪原尹红梅丁云杰林励吾
关键词:合成气CO加氢乙醛
制备方法和条件对Rh-Mn-Li-Ti/SiO_2催化剂CO加氢制C_2含氧化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CO加氢反应、程序升温还原(TPR)和CO脱附(CO-TPD)等技术,研究了TiOx/SiO2焙烧温度和Rh-Mn-Li-Ti/SiO2干燥温度对CO加氢合成C2含氧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焙烧对Rh-Mn-Li-Ti/SiO2(ω(Ti)=0.005%)催化剂的C2含氧化合物的生成具有明显不同的促进作用。经873K焙烧的催化剂C2含氧化合物的时空产率达395.0g/(kg(cat)·h),C2含氧化合物的碳数选择性达46.1%;适当延长干燥时间,可将C2含氧化合物的时空收率增加到425.8g/(kg(cat)·h),而选择性无明显变化。TPR结果表明,TiOx/SiO2焙烧温度和催化剂干燥时间可调节RhMn相互作用,而只有当Rh-Mn相互作用处于较弱的状态,催化剂才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CO-TPD的研究表明,随TiOx/SiO2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上的2个CO脱附峰都逐渐向低温移动,脱附峰面积随焙烧温度不同而变化。
陈维苗丁云杰罗洪原严丽王涛潘振栋朱何俊
关键词:加氢合成气
Mn/Ni/K/MoS2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引入Mn助剂对Ni/K/MoS 催化剂进行改性,结果表明,锰的加入使得CO转化率降低,但明显提高了CO加氢反应成醇的选择性,使醇时空产率及C醇含量均有所增加。XRD和XPS结果表明,Mn对于催化剂...
齐会杰李德宝杨成李文怀孙予罕钟炳
关键词:低碳醇
文献传递
锰和镧改性Cu/ZrO_2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性能被引量:42
2004年
考察了锰和镧助剂对Cu/ZrO2 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BET ,XRD ,TPR ,H2 TPD和CO 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吸附 脱附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锰和镧两种助剂均能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同时引入两种助剂时可使催化剂的活性进一步提高 ,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 .一方面 ,锰的加入可使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增强 ,特别是铜锰复合物的形成可有效地促进活性组分的分散 ,防止催化剂的烧结 ;另一方面 ,镧助剂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铜锆在界面的相互作用 ,稳定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
林明桂杨成吴贵升魏伟李文怀单永奎孙予罕何鸣元
关键词:负载型催化剂甲醇合成
Ti助剂对Rh-Mn-Li/SiO2催化剂CO加氢制C2含氧化物性能的影响
2004年
采用CO加氢反应、CO脉冲吸附和程序升温脱附(CO-TPD)以及程序升温还原技术(TPR),研究了Ti助剂对Rh-Mn-Li/SiO2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C2含氧化合物的影响.CO加氢反应结果表明,微量Ti(0.0025%)的加入,催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Ti的负载量增加至0.3%,催化性能下降.CO吸附,CO-TPD和TPR结果表明,添加微量Ti,增加了强吸附CO的量,且微量Ti的添加致使催化性能提高的原因可能与Ti削弱了Rh与Mn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陈维苗丁云杰罗洪原何代平王涛
关键词:一氧化碳加氢合成气
K和Pd改性Cu/ZrO2合成醇催化剂研究
考察了K和Pd改性Cu/ZrO
林明桂杨成魏伟李文怀单永奎孙予罕何鸣元
关键词:低碳醇PD
文献传递
助剂CeO_2对Co/Al_2O_3催化剂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6
2001年
在用于F T合成的Co/Al2 O3 催化剂中加入少量助剂 ,能够提高CO转化率和C5+ 烃选择性 .主要考察了助剂CeO2 添加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等因素对F T合成反应的影响 ,并通过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氧化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Co/Al2 O3 催化剂中加入少量CeO2 (n(Ce) /n(Co) =0 1~ 0 14) ,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C5+ 烃选择性 ;焙烧温度则以相反的趋势控制F T反应活性和链增长几率 ;助剂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的起始还原温度 ,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但是 ,催化剂的积碳量有所增加 ,经 10h反应后 ,催化剂上存在两种类型的积碳 .
代小平余长春沈师孔
关键词:费-托合成钴催化剂程序升温还原积碳
Mn改性Ni/K/MoS_2合成低碳醇催化剂反应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以不同的添加方式在Ni K MoS2催化剂中加入Mn助剂,考察其合成醇反应性能。结果表明,Mn Ni K MoS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合成低碳混合醇反应性能。共沉淀法以醋酸锰为前驱体加入0 26%的Mn助剂后,C+2醇含量,醇时空产率及选择性均明显提高;分步沉淀法使Mn的加入量增加到0 66%,醇时空产率明显增加。以浸渍法按化学计量加入Mn助剂考察其含量对催化剂合成醇性能的影响,当Mn Mo(原子比)为1 5时,反应条件为315℃,9 5MPa,6000h-1,醇时空产率和醇选择性分别达到最高值0 338g mL·h和69 6%。300h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共沉淀法改性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齐会杰李德宝马玉刚李文怀孙予罕钟炳
关键词:C0H2低碳醇
铁助剂对Rh-Mn-Li/SiO_2催化剂催化CO加氢制二碳含氧化合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02年
采用CO加氢反应、程序升温还原 (TPR)、CO吸附和CO脱附等技术 ,研究了Fe助剂对Rh Mn Li/SiO2 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二碳含氧化物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Mn ,Li和Fe的加入明显提高了Rh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 ,特别是在 1%Rh 1%Mn 0 0 75 %Li/SiO2 催化剂中加入 0 0 5 %Fe后 ,C2 + 含氧化物的时空收率由 331 6 g/ (kg·h)提高到 45 7 5g/ (kg·h) .但当Fe的加入量继续增加时 ,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下降 ,甲醇的选择性上升 .TPR实验表明 ,当加入少量Fe(0 0 5 %~ 0 5 %)时 ,TPR的峰面积随Fe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 ,Fe的加入使Rh的还原温度向高温移动 ,Mn的还原温度向低温移动 ,Fe的还原峰与Rh和Mn的还原峰相重叠 ,由此推断这些Fe与Rh是处于紧密接触状态的 .当Fe含量增加到 1%时 ,样品在 5 2 2K出现一个新的谱峰 ,该峰可归属为与Rh非紧密接触的Fe的还原峰 .CO的吸附实验表明 ,当Fe的加入量超过一定值后 ,CO吸附量下降 .CO的脱附实验表明 ,在Rh基催化剂中加入少量Fe后 ,强吸附的CO增多 ,但当Fe的加入量超过一定值时 ,强吸附的CO量下降 .
尹红梅丁云杰罗洪原熊建民何代平王涛林励吾
关键词:负载型催化剂加氢
氧化还原预处理对一氧化碳低温氧化Pd/CeO_2T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研究了氧化还原预处理对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CeO2 TiO2复合氧化物负载Pd催化剂上CO低温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H2 TPR结果表明,83℃的耗氢峰是PdO和载体中CeO2共同还原的结果,高温还原后Pd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加强。经高温氧化(500℃)低温还原(150℃)预处理的催化剂CO低温氧化活性最好,在反应气组成为0.5%CO+1.6%O2+6.0%N2+Ar,空速为30000mL·g-1·h-1,程序升温反应显示CO完全转化温度为48℃,这种预处理方式能够形成适宜的载体与金属间相互作用。稳定性实验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气组成为0.6%CO+14.7%O2+55.3%N2+Ar,Pd CeO2 Ti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反应稳定性,100%CO转化率可持续12h。
朱华青秦张峰王建国
关键词:一氧化碳PD催化剂溶胶-凝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