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2)
- 作品数:34 被引量:282H指数:11
- 相关作者:高建民闫菊娥周忠良王明奇杨晓玮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弗林德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三种医疗保障制度参保者疾病经济风险及负担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分析3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保者疾病经济风险及经济负担。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样本,进行了家庭入户调查。运用疾病家庭经济风险、疾病经济负担等方法,比较3种医疗保障制度参保者疾病经济风险及经济负担。结果:3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疾病经济风险差别较大,新农合参保者的疾病经济风险是城镇职工的2倍;3种医疗保障制度中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较高。结论:增加居民特别是新农合居民收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筹资水平、扩大补偿范围和比例,可以增强抵御疾病经济风险的能力,降低疾病经济负担。
- 闫永亮闫菊娥赖莎徐艳王明奇王亚茹高建民
-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疾病经济风险灾难性卫生支出疾病经济负担
-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卫生服务可及性实证研究被引量:23
- 2010年
-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而其本质反应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及其公平性较差。文章以陕西省眉县为实证研究现场,通过入户调查,采用集中指数和卫生服务可及性标准化等方法,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3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保人群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其公平性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3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其公平性的现状和差别,为完善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 高建民周忠良闫菊娥杨晓玮
-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卫生服务可及性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效果评价被引量:12
- 2012年
- 文章利用陕西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入户调查数据,以特征分数配比法匹配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和未参保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指数法和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了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但同时也扩大了低收入居民和高收入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差距。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门诊和住院服务均实施按一定比例报销的补偿模式。
- 周忠良高建民周志英杨晓玮薛秦香
-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服务利用
- 陕西省卫生系统反应性及居民满意度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文章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对陕西省卫生系统反应性及居民满意度进行分析,了解其现状,研究表明陕西省卫生系统在就医距离、医患沟通等方面有较大改善空间,可进一步合理布局医疗机构,加强医患沟通交流,以期促进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及卫生系统绩效的改善,为人群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 高建民嵇丽红王明奇
- 关键词:卫生系统反应性满意度
- 互助医疗项目降低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的纵向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通过运用差异中的差异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对互助医疗项目试点县(陕西省镇安县)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在项目运行前后两年度(2002年和2006年)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该项目在降低试点地区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方面的效果。结果显示,农村互助医疗项目的确有助于降低试点地区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随着灾难性卫生支出界定标准的升高,其在该方面的效果逐渐减弱。
- 汪潇薛秦香高建民周忠良
- 不同收入人群的卫生公平性研究:来自陕西眉县的证据被引量:2
- 2012年
- 文章利用陕西省眉县家庭健康调查数据,采用收入五分组、Gini系数等方法,对我国卫生保健筹资和利用的不平等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覆盖,但是低收入人群自己支付了更多的医疗费;较低收入组的需要比较高收入组更高,而最低收入组有着更高的需要,但是很多收入较低的人即使在健康状况很差的情况下,也无法得到所需要的医疗卫生服务,住院利用的公平性亟待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福利受到了特别的损害。如何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是目前在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最后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策略提出了建议。
- 高建民裴瑶琳雷瑞杰王明奇
- 关键词:卫生公平性筹资
- 度量陕西省城镇和农村贫困:基于不同贫困线和指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度量2008年陕西省城镇和农村贫困现状。方法: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贫困距指标、OECD法以及ELES法。结果:农村在贫困的深度、广度和敏感度等方面均弱于城镇。而我国的官方贫困线水平偏低,会掩盖实际的贫困情况。结论:建议提高城乡贫困线标准,更加重视农村扶贫,并扩展和改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 高建民李逸舒沈迟董琬月郭成成
- 关键词:贫困指标
- 陕西省城乡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基于EQ-5D量表效用值的测算被引量:50
- 2015年
- 目的:测量陕西省城乡居民健康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基于英国和我国的EQ-5D效应值积分体系计算EQ-5D健康效应值,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健康效应值影响因素。结果:基于英国积分体系计算城乡居民健康效应值分别为0.945 6和0.935 2,基于中国积分体系计算的城乡居民健康效应值分别0.956 9和0.948 3。结论:陕西省城市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高于农村居民,居民经济水平、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等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有显著影响。
- 周忠良周志英厉旦王丹施超沈迟方宇高建民陈钢
- 关键词:健康相关生命质量TOBIT回归模型
- 陕西省城镇居民现金卫生支出的致贫及灾难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究陕西省城镇居民现金卫生支出的致贫及灾难性影响;方法:利用入户调查数据,比较不同贫困线下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前后的贫困发生率、贫困差距等,分析城镇居民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支出差距及其集中指数。结果: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加深了城镇居民的贫困程度,贫困缺口为8.45亿元,对旧贫困人群影响比新贫困人群严重;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在不同经济水平家庭差别较大;有约5%的家庭受到致贫性卫生支出和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双重影响;结论:多种方式扶贫,逐步消除贫困,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住院补偿比,改善筹资公平性。
- 闫菊娥闫永亮高建民郝妮娜赖莎王亚茹
- 关键词:贫困灾难性卫生支出
- 贫困视角下的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1984至2011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变化趋势。方法:恩格尔系数,洛伦兹指数,基尼系数,对应分析。结果:陕西省城乡居民总体上处于相对富裕的状态,消费趋向多元化。然而,城乡内部收入差距较大,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结论:陕西省城乡相对贫困程度加大,现行的绝对贫困线无法反映这种状况,相对贫困线为更好选择。
- 李逸舒张新红卢丽郭成成高建民
- 关键词:相对贫困收入分配消费结构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