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20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20002)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喜珍更多>>
- 相关机构:北方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代际公正的基本理念——以老年伦理关怀为视角被引量:6
- 2010年
- 代际公正是社会公正在代与代之间的历史延续,它是代际伦理的根本原则。代际平等、代际补偿、代际互惠是老年伦理关怀视角下代际公正的三个基本理念。代际平等指在场各代具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平等享有社会政治参与权与经济利益分享权。代际补偿指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老年一代进行收入补偿。代际互惠指现时的老年一代与年轻一代以及未来代互助、互利、互赢。以代际平等、代际补偿、代际互惠为理念,实现代际公正,是促进老年伦理关怀、构建和谐代际伦理关系的内在需要,也是改善老年民生、破解当前我国老年社会伦理问题的关键。
- 刘喜珍
- 关键词:代际公正
- 论老龄社会关怀的中西差异被引量:1
- 2012年
- 老龄社会关怀的中西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崇祖尽孝与敬神博爱的文化根源差异;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实践形式差异;德行不朽与回归上帝的终极目标差异。人口结构老龄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决定着中西老龄社会关怀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并将趋同。
- 刘喜珍
- 关键词:社会关怀中西差异
- 宗法伦理与契约伦理的差异及与老龄伦理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1年
- 宗法伦理与契约伦理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人子与公民的身份差异、父权与法权的权利差异、宗法人伦关系与契约人伦关系的人伦结构差异、父慈子孝与平等友爱的代际伦理关系差异。这些差异对现代中西方老龄伦理的差异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 刘喜珍
- 关键词:宗法伦理契约伦理
- 人口老龄化视境下道德共识的中西制度伦理互补
- 2012年
- 老龄伦理问题的日益凸显是纵向全球化即人口结构老龄化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中西方的共同课题。代际公正是全球正义在人口结构老龄化背景下的具体要求,它既是中西方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道德共识,也是立足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公共理性与社会正义这一共享性价值观念的普遍伦理准则。基于底线公平与老龄民生幸福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中西制度伦理互补的契合点,其基本特征是全民普享、权利差等,公平至上、弱者优先,政府主导、责任共担。
- 刘喜珍
-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道德共识
- 论传统孝道与祖先崇拜的伦理关系被引量:9
- 2012年
- 传统孝道起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建立在灵魂不灭与鬼神敬畏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丧祭活动来实现的。至西周,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随着祖先崇拜观念的强化、祭祖制度的完善与宗法等级制度的建立而最终形成。祖先崇拜的孝道伦理功能在于别人伦差等、感恩、尊老孝亲。二者的有机统一成为维护宗法关系的重要伦理机制。
- 刘喜珍
- 关键词:传统孝道祖先崇拜伦理关系